[实用新型]一种电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59209.3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6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蒋乙明;顾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纽克斯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H02H9/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陈文爽 |
| 地址: | 21514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包括有放电管元件的电路中,电路通常包括零线和火线,所述零线和火线上分别连接有电感,为了吸收输入的过高压,所述放电管元件跨接于所述电感的两端。然而,上述电路结构导致了电路成本的增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结构,其用于实现PCB走线替代放电管元件,所述电路结构包括:
火线和零线;
分别连接于所述火线和零线上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第一PCB布线结构和第二PCB布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两端跨接于所述第一PCB布线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二电感跨接于所述第二PCB布线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一PCB布线结构包括第一走线端以及与所述第一走线端相对设置且保持有间距的第二走线端,所述第二PCB布线结构包括第三走线端以及与所述第三走线端相对设置且保持有间距的第四走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的改进,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熔断器F1和第二熔断器F2,所述第一熔断器F1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之前,所述第二熔断器F2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感之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熔断器F1和第二熔断器F2为保险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的改进,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跨接于所述火线和零线之间,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火线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熔断器F1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零线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熔断器F2和第二电感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的改进,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接地线,所述接地线和火线之间跨接有Y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通过设置第一PCB布线结构和第二PCB布线结构以代替现有的放电管从而简化了电路并降低了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包括:火线L、零线N、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PCB布线结构11以及第二PCB布线结构12。
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分别连接于所述火线L和零线N上,同时,所述第一PCB布线结构11以及第二PCB布线结构12分别设置于所述火线L和零线N上。为了实现吸收输入的过高压,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两端跨接于所述第一PCB布线结构11的两端,所述第二电感L2跨接于所述第二PCB布线结构12的两端。从而,通过所述第一PCB布线结构11以及第二PCB布线结构12代替了电路中的放电管,其原理在于:放电管的原理是两端电压增大到超过气体的绝缘强度时,两极间的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导通后放电管两极之间的电压被释放。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PCB布线结构11以及第二PCB布线结构12可起到上述相同的作用,进而可代替了电路中的放电管。
具体地,所述第一PCB布线结构11包括第一走线端以及与所述第一走线端相对设置且保持有间距的第二走线端,所述第二PCB布线结构12包括第三走线端以及与所述第三走线端相对设置且保持有间距的第四走线端。从而,所述第一电感L1跨接于所述第一走线端和第二走线端的两端,所述第二电感L2跨接于所述第三走线端和第四走线端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熔断器F1和第二熔断器F2,其中,所述第一熔断器F1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L1之前,所述第二熔断器F2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感L2之后。从而,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熔断器F1和第二熔断器F2可在电流过大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起到保护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熔断器F1和第二熔断器F2为保险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纽克斯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纽克斯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9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焊低压喷涂高密度电路板
- 下一篇:PCB板组件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