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漱口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8569.1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舒展;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K5/18 | 分类号: | A47K5/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漱口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漱口杯,其由大杯、小杯组成,大杯套在小杯外侧,小杯杯口向外侧延伸与大杯杯口固定连接,大杯与小杯之间形成储水腔,储水腔通过大杯杯底的通孔与外界连通,使用者挤压毛巾时,水可从通孔进入储水腔,使用完毕倒置杯子,内部水再经通孔流出。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作为漱口杯,同时还可用于挤压湿毛巾,为商旅残疾人的个人卫生打理提供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款多功能漱口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手臂伤残以及独臂人员在拧毛巾时存在困难,其往往只能通过手指的压力单手挤捏湿毛巾,显然对于面积稍微大些的毛巾,该方式无法将毛巾中的水挤干,甚至只能挤出一点点。潮湿的毛巾一方面不便于洗脸,另一方面也不易风干,进而可能滋生大量细菌。于是有的残疾人可能就会借助工具对毛巾进行拧干,例如,可以将毛巾固定在墙壁挂钩上,通过单手旋拧毛巾挤出大部分水。但是该方式对环境要求较高,在外的商旅人士不一定都能找到可用于固定毛巾的挂钩,因此也有人尝试在对毛巾进行旋转操作后,通过在洗漱台面上对其进行按压来排除毛巾中的水分,该种方式虽然可行,但往往使得台面上脏水横流,且台面本身的卫生与否同样会对毛巾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为残疾人拧毛巾提供帮助的多功能漱口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漱口杯,其由大杯、小杯组成,大杯套在小杯外侧,小杯杯口向外侧延伸与大杯杯口固定连接,大杯与小杯之间形成储水腔,储水腔通过大杯杯底的通孔与外界连通,使用者挤压毛巾时,水可从通孔进入储水腔,使用完毕倒置杯子,内部水再经通孔流出。
较佳的,大杯的杯底向储水腔凹陷,更有利于毛巾的放置,通孔则分布在杯底中央。
较佳的,通孔呈辐射状分布于杯底中央,当使用者旋挤毛巾时保证毛巾与杯底间相对不动。
较佳的,杯底边缘还设有第二通孔,用于排放储水腔内残留的水。
较佳的,大杯杯底为带圆角的正方形,第二通孔分布在四个圆角上。
较佳的,大杯杯底设有凸起结构,进一步加大毛巾与杯底间的摩擦并为挤压出的水提供流动空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作为漱口杯,同时还可用于挤压湿毛巾,为商旅残疾人的个人卫生打理提供便捷,使用漱口杯挤压湿毛巾可以较高效的挤出毛巾中的大部分水,保证使用者的毛巾卫生,同时还可避免浴室柜台面脏水横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挤压毛巾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水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多功能漱口杯,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漱口杯由大杯1、小杯2组成,大杯1套在小杯2外侧,小杯杯口向外侧延伸与大杯杯口固定连接,大杯1与小杯2之间形成储水腔3,储水腔3通过大杯1杯底的通孔4与外界连通。杯口朝上时,本实用新型为常规的漱口杯,杯口朝下时可用于拧毛巾,利用杯底的通孔4,使用者只需要将湿毛巾按压于杯底,水就会被挤入两层被子之间的储水腔3内。使用完后,将杯子重新放正,储水腔3内的水会自动从杯底的通孔4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8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