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6395.5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张同意;施坤林;董卫斌;李东坚;李力飞;康岩;崔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C21/00 | 分类号: | F42C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陈广民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塞 电磁 干扰 引信 量子 近程 探测 系统 | ||
1.一种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子纠缠源装置、分束装置、电磁波发射装置、电磁波接收装置、电磁波驻留延迟装置、联合关联测量装置、量子估值判决装置和引爆装置;所述量子纠缠源装置与分束装置相连,所述分束装置分别与电磁波发射装置和电磁波驻留延迟装置相连,所述电磁波驻留延迟装置和电磁波接收装置均与联合关联测量装置相连,所述联合关联测量装置与量子估值判决装置相连,所述量子估值判决装置与引爆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纠缠源装置是利用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纠缠光子的纠缠光源,或利用混频过程产生纠缠无线电波的电磁波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纠缠源装置为激光泵浦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装置为偏振分束器或者双色镜分束器,所述电磁波发射装置为信号光发射透镜组,所述电磁波驻留延迟装置为光延迟线,所述电磁波接收装置为信号光接收透镜组,所述联合关联测量装置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和频产生接收机、参量放大器或者相位共轭接收机,所述量子估值判决装置包括光电二极管和与光电二极管相连的光电信号分析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纠缠源装置为微波混频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装置为微波分束器,所述电磁波发射装置为微波发射天线,所述电磁波驻留延迟装置为微波延迟线,所述电磁波接收装置为微波接收天线,所述联合关联测量装置为微波混频器、和频产生接收机、参量放大器或者相位共轭接收机,所述量子估值判决装置包括微波接收机和与微波接收机相连的光电信号分析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纠缠源装置为微波腔-微机械振子-光学腔耦合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阻塞式电磁干扰的近炸引信量子近程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装置为微波腔和光学腔,所述电磁波发射装置为微波发射天线,所述电磁波驻留延迟装置为光延迟线,所述电磁波接收装置为微波接收天线和与微波接收天线相连的另一个微波腔-微机械振子-光学腔耦合系统,所述联合关联测量装置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微波混频器、和频产生接收机、参量放大器或者相位共轭接收机,所述量子估值判决装置包括光电二极管和与光电二极管相连的光电信号分析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63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卷筒机软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深炮孔净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