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部平面成回型结构的载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6262.8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4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东;李明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濠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73/02 | 分类号: | B65D7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平面 成回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带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底部平面成回型结构的载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元件的精细化,对其加工、存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子元件一般包装于载带之中被传送到组装位置,载带的不标准或者与电子元件不适配往往会导致电子元件损毁于载带之中,影响后续的组装过程,同时又造成了电子元件的浪费。
如图1为一种用于包装框架型元件的旧款载带示意图,图2为旧款载带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旧款载带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框架型元件示意图。旧款载带104的口袋102中设置有三个互不接触的凸台103,三个凸台103成上小下大设置,框架型元件101放置于口袋102中,三个凸台103位于框架型元件101中空位置。三个凸台103由于是分离式的,加工较麻烦,且成型后往往造成一个凸台的顶部与另一个凸台的顶部不在一个平面上或者一个凸台的侧面与另一个凸台的侧面不在一个平面上,这就会造成框架型元件101不是均匀接触三个凸台,在运输或者搬动过程中容易造成载带中的产品损坏,降低产品的成品率,影响组装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易加工,表面平整,凸台为一体结构的底部平面成回型结构的载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部平面成回型结构的载带,用于装载框架型工件,所述载带的口袋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框架型工件进行限位的凸台,所述凸台位于口袋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凸台呈中心镂空设置,且所述凸台顶部的横截面积较凸台底部的横截面积小;所述口袋内壁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表面为圆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部平面成回型结构的载带中,凸台的横截面呈矩形状设置。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底部平面成回型结构的载带中,凸台的四个外边角及其四个内边角均呈倒角设置。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底部平面成回型结构的载带中,凹槽数量为12个。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载带口袋底部设置回型凸台,在口袋四个内壁设置圆弧凹槽,使载带硬度以及强度增加,容易加工,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4为框架型工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正视图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侧视图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为框架型工件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濠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濠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6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边包(RBB06)
- 下一篇:名片盒(艾德莱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