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挡土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55844.4 | 申请日: | 2017-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崔少英;蒋众喜;王海峰;袁浩;鞠勤国;高飞;崔少燕;刘月明;崔少华;翟静宇;刘晓艳;马静辉;马洪飞;王成志;李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赵婧 |
| 地址: | 3002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挡土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稳定支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挡土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基建开挖项目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踪迹可见,基建项目开挖带来的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然而每年仍然有大量的边坡安全稳定性事故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挡土墙作为边坡安全稳定性治理中最基本的支挡形式,被广泛应用。虽然挡土墙在建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有时候现行的挡墙结构未能有效地控制边坡的稳定。在土压力下,挡墙经常发生以下两类问题而导致失效:一、水平向的滑移;二、挡土墙发生倾覆。另外,还存在边坡滑移面在挡墙控制之外的情况,造成坡体整体发生剪切滑移。以上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未搞懂墙体与土体之间的作用机理,挡墙结构设计的理念和挡墙形式的固化,使得设计的挡墙未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造成边坡失稳现象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挡土墙,其具有防滑移、抗倾覆及更深度的抗剪切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挡土墙,其包括底座、墙体和桩基,所述底座与墙体相连为一个整体,所述底座后端的底部与桩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的底部前端设置有墙趾,靠近后端桩基一侧设有墙牙,所述墙趾和墙牙之间设有锯齿状的齿钉。
进一步地,所述的墙体内部设有排水孔,顶部设有凹槽型挡水沟。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设于墙体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桩基与底座之间的角度为10-80度。
进一步地,所述墙趾上部的高度超过底座的高度,所述墙趾上部与墙体之间形成排水沟。
进一步地,所述墙牙为尖刀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底座下的齿钉设计增大了底座与底部基础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使得接触面受力增加,增加了水平向抵抗力;底座后端的墙牙设计,增加了挡土墙与底部基础的咬合能力,在竖向压力作用下还能增大咬合深度,这能起到抵抗挡墙的水平滑移和防止墙体发生倾覆的作用。底座末端连接桩基,与土体对墙体的水平推力形成一对力矩与反力矩,能有效抑制挡墙的水平向滑移和倾覆;另外,桩基还能起对边坡滑移面的抗剪切作用,其方向倾斜向下,同样长度的桩基,其控制的边坡滑移面深度更深,因此,抗整体滑移效果更好。排水孔、挡水沟、排水沟的设计均是为了控制挡墙周围环境内的水,提高边坡及基础整体的稳定性,降低水的压力。因此,这是一种考虑全局控制边坡稳定性的新型挡墙结构,充分发挥了挡墙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同时还考虑到边坡自身承载结构的稳定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混凝土挡土墙示意图。
附图中:1、墙体;2、墙趾;3、底座;4、墙牙;5、齿钉;6、桩基;7、排水孔;8、挡水沟;9、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挡土墙,其包括底座3、墙体1和桩基6,所述底座3与墙体1相连为一个整体,所述底座3后端的底部与桩基6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3的底部前端设置有墙趾2,靠近后端桩基6一侧设有墙牙4,所述墙趾2和墙牙4之间设有锯齿状的齿钉5。
进一步地,所述的墙体1内部设有排水孔7,顶部设有凹槽型挡水沟8。
进一步地,所述桩基6与底座3之间的角度为10-80度。
进一步地,所述墙趾2上部的高度超过底座3的高度,所述墙趾2上部与墙体1之间形成排水沟9。
所述的墙体1顶部设有挡水沟8,用于导排挡墙体1顶部坡面的中地表水,防止水的下渗,影响边坡稳定性;墙体1下部设有排水孔7,用于降低墙体1附近边坡的水位,减少墙体1背面的水压,减小墙体1受力;墙体1底部与底座3相连。
所述的底座3的底部设有锯齿状的齿钉5,前端设置有墙趾2,这两者主要是为了增加挡墙体1的水平抗滑移能力;靠近后端桩基6一侧设有墙牙4,该墙牙4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抵抗挡墙体1的水平滑移和防止墙体1发生倾覆。
桩基6连接于底座3的后端,且桩基6与底座3并非垂直,而是倾斜向边坡内部打设,通过桩基6与土体的摩擦力增大对土体对墙体1的水平推力形成的力矩的对抗,能有效抑制挡墙体1的水平向滑移和倾覆;另外,桩基6还能起到对边坡滑移面的抗剪切作用,其方向倾斜向下,同样长度的桩基6,其控制的边坡滑移面深度更深,因此,抗整体滑移效果更好。若桩基6与底座3垂直连接,由于受力变形问题,其连接部位还容易发生折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5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