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模具及压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5158.7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蔡红传;仇金九;肖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金非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及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加工领域,压铸是一种利用高压将熔融金属压入模具腔内而形成各种形状铸件的一种精密铸造法,其中,模具通常选用熔点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
压铸模具生产过程中,公模板内嵌有动模仁,母模板内嵌有定模仁,公模板与母模板合模后,动模仁与定模仁形成型腔,待加工材料的熔融液体在型腔内冷却成型,熔融状态的待加工材料在型腔内的冷却速度直接影响着成型产品的质量和性质。如待加工材料为非晶合金材料时,非晶合金材料是一种超级冷凝固,熔化温度在800℃~1300℃,熔融状态的合金液急速冷却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这种非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即,熔融状态的合金液在型腔内的冷却凝固速度直接决定成型产品的性质,而形成型腔的动模仁和定模仁的材料和结构直接决定了待加工材料在其内的冷却速度。
现有的压铸模具中,通常选用H13合金材料制成动模仁和定模仁,该合金材料制成的动模仁和定模仁无法实现非晶合金母合金液的快速冷却,无法得到性能良好的非晶合金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及压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压铸模具中的定模仁和动模仁无法制得性能良好的非晶合金产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公模板和母模板,所述公模板内设有动模仁,所述母模板内设有定模仁,所述定模仁与所述动模仁配合形成用于成型非晶合金的型腔;所述动模仁内设有控制所述型腔内合金液温度的第一温控装置,所述定模仁内设有控制所述型腔内合金液温度的第二温控装置,所述动模仁和所述定模仁均采用铍青铜材料制成;所述母模板上设有浇口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控装置包括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固设于所述动模仁的内部且与所述型腔相对应;所述第二温控装置包括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二冷却管固设于所述定模仁的内部且与所述型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控装置包括第一电控冷却装置,所述第一电控冷却装置固设于所述动模仁的内部且与所述型腔相对应;所述第二温控装置包括第二电控冷却装置,所述第二电控冷却装置设于所述定模仁的内部且与所述型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公模板上设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上的分流道连通所述浇口套与所述型腔,所述分流锥内设有用于调控所述分流道内合金液温度的第三温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浇口套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口部和压射部,所述接口部上设有接口,所述压射部内设有压射流道,所述压射流道与所述接口贯通;所述压射部的内部设有用于调控所述压射流道内合金液温度的第四温控装置;所述压射部设有连通所述压射流道与外界环境的浇口。
进一步的,所述压射部包括内套和温控套,所述温控套密封套设于所述内套的外壁,所述压射流道设于所述内套的内部;所述第四温控装置包括用于供温控液体流通的温控槽,所述温控槽开设于所述内套的外壁,所述温控套的外壁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温控槽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温控槽的进液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槽为螺旋槽,所述螺旋槽沿所述内套的轴向盘绕于所述内套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温控槽进液端连通,连通的通道与所述内套的外壁相切,相切处与所述进液端重合;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温控槽出液端连通,连通的通道与所述内套的外壁相切,相切处与所述出液端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接口部,所述进液口远离所述接口部。
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模具,包括能够匹配合模、分模的公模板和母模板,公模板与母模板合模后,公模板上的动模仁与母模板上的定模仁共同形成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使用时,压铸机的压射头对浇口套进行堵封,压铸机上的注射嘴向浇口套内注入非晶合金母合金液,随后压射头将熔融液体压入型腔内,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同时对型腔内的高温熔融液体进行降温,使合金液能够快速冷却凝固,形成性能良好的非晶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金非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金非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5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