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54254.X | 申请日: | 2017-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坚;付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壹舸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锂电池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通常包括正极、负极、由多层柔性体叠合而成的电芯、电解液、电池盖板以及电池壳等,在电芯与电池盖板间还设有隔圈,其主要作用是将电芯与电池盖板进行隔离,防止盖板与电芯直接接触,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起安全事故。
在实际生产中,贴定位胶固定隔圈时,定位胶无法一次性直接粘贴在中间位置,从而导致隔圈两端的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隔圈位置偏移,导致压伤极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件,不仅容易被固定,同时便于胶纸粘贴,提高胶纸粘贴平台的可操作性,提高角质粘贴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件,包括隔圈本体,所述隔圈本体为条形,所述隔圈本体的一端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向外凸出形成护梁,所述隔圈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漏液槽,所述漏液槽沿所述隔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漏液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为条形孔,与所述漏液槽贯通垂直设置;
所述隔圈本体的尾端设有尾部凸台,所述凹槽与所述漏液槽之间设有胶纸粘贴平台,所述胶纸粘贴平台的宽度与所述隔圈本体的宽度相等,其长度为所述隔圈本体长度的2/5-1/4;所述胶纸粘贴平台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出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高度为所述护梁高度为1/3-1/4;所述凹槽与所述漏液槽的深度相同,均为所述隔圈本体厚度的1/2。
进一步地,由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制成的所述隔圈本体的护梁的高度为1.5-2mm。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凸台与所述护梁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护梁与所述隔圈本体的面板的连接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为倒圆角,其半径为0.7-0.8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件,通过在定位凹槽和漏液凹槽之间设置与所述隔圈本体宽度相等的胶纸粘贴平台便于进行隔圈粘贴定位,同时,通过在胶纸粘贴平台上设置圆台结构,使得作业者能够一次性准确定位中间位置,提高胶纸粘贴的准确性和隔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隔圈本体,2.凹槽,3.护梁,4.漏液槽,5.漏液孔,6.尾部凸台,7.胶纸粘贴平台,8.圆台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件,包括隔圈本体,该隔圈本体由玻璃纤维改性聚丙烯制成,为条形结构,其一端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向外凸出形成护梁,为了方便安装,优选该护梁与所述隔圈本体的面板的连接处设有倒角,为倒圆角,其半径为0.7-0.8mm,该护梁的高度为1.5-2mm。隔圈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漏液槽,所述漏液槽沿所述隔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漏液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为条形孔,与所述漏液槽贯通垂直设置。该漏液孔能够及时将漏液槽内的积液引流至两侧并排出,提高漏液槽的漏液效率。
隔圈本体的尾端设有尾部凸台,该尾部凸台与所述护梁的高度相同。所述凹槽与所述漏液槽之间设有胶纸粘贴平台,所述胶纸粘贴平台的宽度与所述隔圈本体的宽度相等,其长度为所述隔圈本体长度的2/5-1/4;所述胶纸粘贴平台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高度为所述护梁高度为1/3-1/4。所述凹槽与所述漏液槽的深度相同,均为所述隔圈本体厚度的1/2。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仅有0.5mm高度的圆台结构也可以让作业者第一时间定位中间位置,提高隔圈粘贴的效率。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要旨中的同时,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壹舸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壹舸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4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磨胡椒粉机的减速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缸式食品搅拌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