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3847.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7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瑞国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2614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座 挡板 盒体 针体 中医针灸 按键 承托 弹簧 体内 医疗器械领域 敞开结构 盒体后部 左右两侧 针灸针 扎针 艾条 开孔 入盒 手触 推板 感染 保留 | ||
一种中医针灸仪,属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带针座的针体和盒体,所述盒体上下两面为敞开结构,所述盒体内左右两侧装有挡板,挡板可以承托住针体的针座,挡板的前段保留可以通过针座的开孔,盒体后部安装有弹簧,弹簧前端装有推板,所述盒体前端装有按键,按键按入盒体内可以承托住针座,所述针座由艾条制成。采取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医务人员在行针时避免手触针体,减少感染,并且方便针灸针的整理,容易控制扎针深度,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仪。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医特有治疗手段,其治疗方式和效果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知和认可。但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式,其卫生消毒问题成为现实尴尬。目前,通过采用一次性针以及严格的消毒、运送等流程规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针灸针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污染问题,但在具体行针过程中的污染一直不能有效解决。具体的说,医护人员扎针时往往是一手持针的底部刺入皮肤,一手拿酒精纱布进行消毒,这就造成病毒感染的隐患,我们无法想象西医大夫如果用手指擦拭针头会给病患带来的不安心理和安全隐患。另外,行针对不同穴位的行针深度有不同要求,这完全靠医务人员的经验和手感完成,对于针灸的推广是很大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针灸仪,用以克服针灸行针过程中医务人员需手持针身容易造成针灸针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减轻针灸过程的难度,适于推广。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针灸仪,包括带针座的针体和盒体,所述盒体上下两面为敞开结构,所述盒体内左右两侧装有挡板,挡板可以承托住针体的针座,挡板的前段保留可以通过针座的开孔,盒体后部安装有弹簧,弹簧前端装有推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仪,所述盒体前端装有按键,按键按入盒体内可以承托住针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仪,所述针座由艾条制成。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有:1、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盒体完成针灸行针,避免了用手接触针体造成的感染隐患。2、医务人员在盒体外可以控制扎针深度,不影响疗效。3、操作方便,只需将针体并排置入盒体内以此按压针座就能完成行针过程。4、针体针座由艾条制成,可以再行针后进行艾灸,巩固效果。5、这样的结构在平时整理针体也带来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仪,用以克服针灸行针过程中医务人员需手持针身容易造成针灸针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减轻针灸过程的难度,适于推广。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医针灸仪,包括带针座1的针体2和盒体3,所述盒体3上下两面为敞开结构,所述盒体内左右两侧装有挡板4,挡板4可以承托住针体的针座1,挡板4的前段保留可以通过针座的开孔,盒体3后部安装有弹簧5,弹簧5前端装有推板6。
作为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仪,所述盒体3前端装有按键7,按键7按入盒体3内可以承托住针座1。
作为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仪所述针座1由艾条制成。
使用时,将带针座1的针体2并排置于盒体3内的挡板4上,位于挡板4前端的针体2在弹簧挤压作用下悬空于挡板4前端的开孔,医务人员根据不同穴位需插入的深度按下不同按键7,然后对准穴位按下针座1,针座1到达相应深度后被按键7承托住,即达到理想行针深度。行针结束后可点燃由艾条制成的针座同时实施艾灸,达到双重治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瑞国,未经赵瑞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3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