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水机的滤芯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3726.X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吕河枰;郭春雨;侯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43 | 分类号: | B01D35/143;B01D6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81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水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解水机的滤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解水也逐渐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高品质饮用水,电解水机也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及办公场所。电解水是在特定的恒定电压和电流下,通过阴极和阳极电极板,在自来水的基础上,不添加任何物质进行电解的过程。通过电能转化,改变水的物理结构,电解本身是净化水质的过程,再通过离子膜分离,分离出有益人体吸收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碱性电解水;还分离出酸性电解水用来外用,如清洗、酸性水泡脚杀菌等功能。简单来说,电解过程在物理上改变了水的pH值与氧化还原电位,并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通常情况下,能让自由能增加的化学反应是不存在的,因为水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可能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
目前,公开号为CN2057737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RO反渗透电解水机,包括连接在自来水出口处的RO过滤系统,所述RO过滤系统后依次连接有矿物质滤芯和电解系统,所述电解系统的酸性正电位水出口连接一塑料集水箱,所述塑料集水箱通过一自吸泵连接在自来水管上的回收接口上,所述RO过滤系统设有一浓水管,所述浓水管后端开有两支路,一支路连接排放阀,另一支路通过单向阀连接在自来水管上的回收接口上,该电解水机能够提供符合纯净水标准,有利于人体健康具有保健功能的饮用水,还能节约水资源。
但是,该电解水机的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或者清洗,否则滤芯被堵塞将造成电解水机内因为无水被烧毁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水机的滤芯处理装置,具有提醒用户更换滤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解水机的滤芯处理装置,包括净化原水的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以及设于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的滤芯,还包括:
水流量计量装置,设于净水装置,用于对净水装置的水流量进行计量并在水流量高于预设参量时输出更换信号;
报警装置,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控制器,与所述水流量计量装置通信连接,接收到更换信号后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净水装置的水流量高于预设参量时,将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使得用户能及时对滤芯进行更换,有效减少滤芯被杂质堵塞的情况,使的电解水机内因为无水被烧毁的情况。
优选的,还包括水流量清零装置,与所述水流量计量装置通信连接,滤芯被更换后,将水流量计量装置的累计水流量清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量清零装置对水流量计量装置进行水流量清零处理,便于在更换滤芯后,水流量计量装置对净水装置的水流量进行重新计算,使水流量计量装置能够重复使用。
优选的,还包括:
显示装置,与所述水流量计量装置通信连接,显示水流量的数字信息;
操作装置,与所述水流量计量装置通信连接,可输入水流量计量装置的预设参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量计量装置对净水装置的水流量进行测量时,能够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出具体的数字;操作装置可改变水流量的预设参量,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水流量的预设参量。
优选的,还包括滤芯用时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通信连接,显示滤芯使用的时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芯用时装置能够对滤芯的使用时间进行计时,且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出具体的数字,在滤芯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值时,能够使电解水机将不再出水。
优选的,所述净水装置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以及设于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的滤芯,所述下筒体设有将上筒体固定在下筒体上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芯能够对上筒体的原水进行过滤,使过滤后的原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下筒体内,便于原水进行电解处理;固定组件将滤芯固定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便于用户对滤芯进行安装或更换。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上筒体和下筒体外圆周面的固定环以及卡接在固定环上的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和固定环的卡接配合,能够将上筒体和下筒体固定在一起,进而将滤芯固定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非常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卡箍包括两个相铰接且呈半圆状的箍体、设于箍体端部的连接端以及紧固组件,其中一个连接端与紧固组件的一端相铰接,另一个连接端与紧固组件的另一端卡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37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