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3533.4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则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led 驱动 装置 | ||
1.一种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并联的多路LED灯串,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单元、功率因数校正单元、谐振变换单元和多个均流电路单元;
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将外界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用于对整流滤波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源进行校正,提高直流电源的功率因数;
所述谐振变换单元用于将输出的直流电源进行降压DC/DC变换后,输出恒定电源;
所述均流电路单元用于将谐振变换单元输出的恒定电源驱动LED灯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芯片和滤波电容C30,所述整流芯片的输入端与外接交流电源连接,滤波电容C30与所述整流芯片的输出端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包括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容C35、电容C36、二极管D33、升压电感器T1、第一MOS管M1和L6562芯片;
所述整流芯片的正极输出端与L6562芯片的电源VCC端连接;所述整流芯片的正极输出端经过串联电阻R31、电阻R32和电阻R33分压后,与L6562芯片的乘法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芯片的正极输出端还与升压电感器T1原边的同名端连接,所述升压电感器T1原边的异名端与二极管D33的阳极连接,D33的阴极经过串联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分压后,接L6562芯片的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D33的阴极作为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输出;L6562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端与L6562芯片的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依次串接有电容C36、电阻R38;所述升压电感器T1副边的同名端串接电阻R37后,与L6562芯片的升压电感去磁侦测输入端连接;所述L6562芯片的栅极驱动输出端串接电阻R39后,与第一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33的阳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与L6562芯片的PWM比较器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6562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端通过串联隔离电容C35与L6562芯片的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变换单元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感Lr、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变压器T2和L6599N芯片;
输入电源VCC通过串接电阻R15和电阻R16分压后,与L6599N芯片的输入电压检测端连接;L6599N芯片的高端悬浮门极驱动输出端与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第二MOS管M2的漏极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输出连接,L6599N芯片的脉冲输出端接第二MOS管M2的源极,第三MOS管M3的漏极与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串接电感Lr后接变压器T2原边,所述变压器T2的副边与所述均流电路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与第二MOS管M2的源极之间还并联一寄生二极管D34连接,所述寄生二极管D34的阳极与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寄生二极管D34的阴极与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与第三MOS管M3的源极之间还并联一寄生二极管D35连接,所述寄生二极管D35的阳极与第三MOS管M3的源极连接,寄生二极管D35的阴极与第三MOS管M3的漏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LED均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电路单元包括均流电容Cb1,二极管D41、二极管D42;变压器T2副边经串联均流电容Cb1后,与二极管D4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2的阴极与二极管D4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2的阳极接地,二极管D41的阴极作为该均流电路单元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35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在线浊度含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粘合强度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