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频切换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2959.8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4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崔洁;刘逢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2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衬底 集成 空腔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无线系统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能同时工作在多频带通信设备的需求日渐増长。天线作为无线通信设备中重要硬件组成部分,承担着福射和接收电磁波的重任,因此天线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的优劣。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往往需要工作在不同的频带实现层出不穷的新功能,因此一个通信系统中通常需要用到多个天线来同时实现多频带工作。但是众所周知,现有的通信设备体积有限,并且越来越朝着小型化的方式发展,多个天线在通信设备上的布局和互相干扰称为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多频带天线的应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传统背腔缝隙天线体积大、质量较重、结构较为复杂,不能满足人们对天线性能和尺寸的要求,极大的限制了天线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频切换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频切换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由底面、介质衬底、半个矩形谐振腔、1个开口、馈电探针、1个短接针组成。所述介质衬底为长方体结构,材质为皮革材料。底面为矩形结构,位于介衬底底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半个矩形谐振腔是由位于介质衬底顶壁的矩形、对应的底面、3个侧壁等5个面组成的谐振腔,位于介质衬底上表面的矩形、3个侧壁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1个开口位于半个矩形谐振腔的一侧,靠近介质衬底中心。在谐振腔内增加直径为1mm连接空腔顶壁和底面的短接针,当短接针靠近空腔开口或侧壁时,天线抗匹配最佳。
所述的一种多频切换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的顶壁和底面由导电布NCS95R-CR组成,其方块电阻为0.04Ω。侧壁由导电缝纫线Shieldit117/172PLY经过缝纫组成,其方块电阻约为1Ω,针脚间距为2mm,共缝纫3遍以增加密度,减小侧壁的损耗。
所述的一种多频切换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底面为100mm×100mm的正方形导电布底面,并将1个开口放置于其对称中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该天线尺寸100mm*100mm*2mm,具有小型化的特点;该天线在2.45GHz处于谐振状态,最大增益为3.5dB,最大辐射效率为42.5%,通过改变短接针的位置达到了多频切换的功能,是一款应用前景良好的天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S11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频切换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由底面、介质衬底、半个矩形谐振腔、1个开口、馈电探针组成。所述介质衬底为长方体结构,材质为皮革材料。底面为矩形结构,位于介衬底底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半个矩形谐振腔由位于介质衬底上表面的矩形、对应的底面、3个侧壁等5个面组成的谐振腔,位于介质衬底上表面的矩形、3个侧壁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1个开口位于半个矩形谐振腔的一侧,靠近介质衬底中心。在谐振腔内增加直径为1mm连接空腔顶壁和底面的短接针,当短接针靠近空腔开口或侧壁时,天线抗匹配最佳。
其中,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的顶壁和底面由导电布NCS95R-CR组成,其方块电阻为0.04Ω。侧壁由导电缝纫线Shieldit117/172PLY经过缝纫组成,其方块电阻约为1Ω,针脚间距为2mm,共缝纫3遍以增加密度,减小侧壁的损耗。
如图1所示,底面为100mm×100mm的正方形导电布底面,并将1个开口放置于其对称中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以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2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