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设备卷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1910.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珂;韩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前锋纺织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5H75/22 | 分类号: | B65H75/2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42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设备 卷筒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设备卷筒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纺织机械也越来越先进,作为纺织流程中的纺织卷筒,是纺织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器件。纺织完成后,均将布料成卷分装,每卷布料的形成通常是由卷筒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布料卷取在其上而形成的。
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更换新的卷筒后,由于卷筒上未设置有任何夹持机构,所以需要人工手动将布料在卷筒上缠绕几圈之后,才能够进行自动卷取,此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由于卷筒表面较为光滑,布料的牢固度不佳,开始卷绕时会产生滑动甚至会掉落,导致后续加工的停滞,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不高,且不同的布料的幅宽不一样,需要不同长度的纺织卷筒,若库存大量各种长度的卷筒,则导致有些长度的卷筒闲置,造成空间和经济上的浪费。现有的卷筒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纺织设备卷筒机构,它可以通过拼接改变卷筒的长度,满足不同幅宽布料的卷绕需求,不需要库存各种长度的卷筒,节约资源,更换新的卷筒后,布料可以固定在卷筒上,不会产生滑动甚至掉落,也不需要工作人员将布料在卷筒上手动缠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卷筒本体、转轴、左端凸块、右端凹块、凹槽、固定柱、压条、套环、弧形压块、弧形凹陷区;所述卷筒本体套设在转轴外部,卷筒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拼接部分,卷筒本体左端的外部上下平行设置有左端凸块,卷筒本体右端的外部上下平行设置有右端凹块,右端凹块与左端凸块配套设置,右端凹块设在左端凸块的下方,卷筒本体的两端的内部分别设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有固定柱,固定柱水平设置,卷筒本体的上方设有一个压条,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环,套环套在两固定柱上,压条为弹性宽带,压条的底部设有多个弧形压块,卷筒本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弧形凹陷区,弧形压块与弧形凹陷区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固定柱的右侧与卷筒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右端固定柱的左侧与卷筒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压块分散设置在压条的底部,弧形凹陷区分散设置在卷筒本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卷筒本体的表面除了弧形凹陷区的其它部分均为防滑粗糙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可以通过拼接改变卷筒的长度,满足不同幅宽布料的卷绕需求,不需要库存各种长度的卷筒,节约资源,更换新的卷筒后,布料可以固定在卷筒上,不会产生滑动甚至掉落,也不需要工作人员将布料在卷筒上手动缠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条底部和卷筒本体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卷筒本体1、转轴2、左端凸块3、右端凹块4、凹槽5、固定柱6、压条7、套环8、弧形压块9、弧形凹陷区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卷筒本体1、转轴2、左端凸块3、右端凹块4、凹槽5、固定柱6、压条7、套环8、弧形压块9、弧形凹陷区10;所述卷筒本体1套设在转轴2外部,卷筒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拼接部分,卷筒本体1左端的外部上下平行设置有左端凸块3,卷筒本体1右端的外部上下平行设置有右端凹块4,右端凹块4与左端凸块3配套设置,右端凹块 4设在左端凸块3的下方,卷筒本体1的两端的内部分别设有一个凹槽5,凹槽5内设有固定柱6,固定柱6水平设置,卷筒本体1的上方设有一个压条7,压条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环8,套环8套在两固定柱6上,压条7为弹性宽带,压条7的底部设有多个弧形压块9,卷筒本体1的表面设有多个弧形凹陷区10,弧形压块9与弧形凹陷区10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固定柱6的右侧与卷筒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右端固定柱6的左侧与卷筒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压块9分散设置在压条7的底部,弧形凹陷区10分散设置在卷筒本体1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卷筒本体1的表面除了弧形凹陷区10的其它部分均为防滑粗糙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前锋纺织机械厂,未经青岛前锋纺织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1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重复使用的可食性膜收卷盒
- 下一篇:床(CD‑6610)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