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中溶解的碳酸盐中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1880.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武小波;王喻;孙维真;李全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张华芳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溶解 碳酸盐 稳定 同位素 分析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化学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体中溶解的碳酸盐中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与空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长期作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风化,化学风化过程是对大气中CO2长期的永不停歇的消耗过程,在百万年尺度上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在化学风化过程代表了一个永久的大气中CO2向海洋中迁移的过程,主要有两种岩石的化学风化过程消耗大气中的CO2:硅酸岩和碳酸岩的化学风化。在较长时间内碳酸岩风化消耗的CO2会被海洋中碳酸岩在沉积时释放的CO2抵消,硅酸岩的化学风化过程净消耗大气中的,是影响碳循环的重要因素,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是清除大气中CO2的主要过程。因此定量分析硅酸岩和碳酸岩的化学风化对研究全球碳循环过程至关重要。
传统研究方法中利用酸碱滴定方法确定水体中总碱度,结合研究区域的岩石岩性分布特征,依据碳酸岩和硅酸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计算两者在化学风化过程对大气中CO2消耗的量。
通过实验装置来研究水体中溶解的碳酸盐中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水体中溶解的碳酸盐来源,而更准确地研究全球碳循环过程,现有的装置采用抽真空方法,不能完全剔除残余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实现样品在密封条件下的搅拌,化学反应速率慢,样品的分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水体中溶解的碳酸盐中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前处理装置,该装置相对于其他装置提供了更高的气密性和真空度,将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降得更低,同时也提高了样品分析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体中溶解的碳酸盐中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前处理装置,包括了试剂瓶、干燥器、阀门、注射泵、单向逆止阀、高纯氮气瓶、电磁阀Ⅰ、电磁阀Ⅱ、反应瓶、冷井、真空泵、集气瓶、磁力搅拌器、同位素质谱仪,所述的试剂瓶通过进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试剂瓶通过输液管与反应瓶连通;反应瓶通过输气管与冷井连通;冷井通过输气管分别与真空泵、集气瓶和同位素质谱仪连通。
上述的反应瓶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其内设有搅拌磁石。
上述的输液管依次设有阀门、注射泵、单向逆止阀、电磁阀Ⅰ。
上述的高纯氮气瓶与单向逆止阀和电磁阀Ⅰ之间的输液管连通。
上述的输气管上设有电磁阀Ⅱ。
上述的反应瓶设有真空压力表。
上述的冷井与真空泵之间的输气管上设有阀门Ⅲ;
上述的冷井与同位素质谱仪之间的输气管上设有阀门Ⅱ;
上述的高纯氮气瓶与反应瓶之间的输液管上设有阀门Ⅰ。
上述的单向逆止阀可以避免注射泵吸取浓磷酸时,将输液管中的气体带入注射泵,确保吸取浓磷酸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联合使用抽真空与驱气法清除装置内残留空气中CO2气体,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与质谱仪连接实现碳同位素在线分析,也可以离线收集样品,一装置多用,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样品,可以实现在不破坏装置气密性的前提下提高磷酸与可溶无机碳的反应速率,减少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
本实用新型利用注射泵可以根据样品中溶解的碳酸盐浓度调整磷酸的注入量。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安装多组反应瓶,提高样品分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体中溶解的碳酸盐中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前处理装置,包括了试剂瓶1、干燥器3、阀门5、注射泵6、单向逆止阀7、高纯氮气瓶8、电磁阀Ⅰ10、电磁阀Ⅱ13、反应瓶11、冷井14、真空泵17、集气瓶18、磁力搅拌器19、同位素质谱仪20,所述试剂瓶1通过进气管2与外界大气连通;试剂瓶1通过输液管4与反应瓶11连通;反应瓶11通过输气管21与冷井14连通;冷井14通过输气管21分别与真空泵17、集气瓶18和同位素质谱仪20连通。
所述的反应瓶11放置于磁力搅拌器19上,其内设有搅拌磁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1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用吸尘式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烧结实验试样快速夯实成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