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管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9779.4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柱 |
主分类号: | B65G65/48 | 分类号: | B65G6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3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输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管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对管材进行加工时,需要逐一作业,管材堆叠在一起,需要一种设备将之一一分离并输送;现有的一些输送机构都是通过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配合来实现,电子器件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和使用环境都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管输送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管输送机构,包括圆筒状壳体,壳体两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壳体内中间设置有通过电机驱使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弧形凹槽,所述凹槽最底部与壳体内侧壁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圆管外径,滚筒侧壁与壳体内侧壁的间距小于圆管外径,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让圆管进入的进料口,底部设置有让圆管穿出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储料斗,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输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滚筒之间设置有键连接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储料斗底部出口只能让一根圆管穿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将堆放在一起的圆形管材逐一分离并一一传送出去,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了分离传送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场合广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储料斗,2-壳体,21-出料口,3-滚筒,31-凹槽,4-转轴,5-输料槽,6-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圆管输送机构,包括圆筒状壳体2,壳体两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壳体内中间设置有通过电机驱使转动的转轴4,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滚筒4,所述滚筒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弧形凹槽41,所述凹槽最底部与壳体内侧壁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圆管外径,滚筒侧壁与壳体内侧壁的间距小于圆管外径,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让圆管6进入的进料口,底部设置有让圆管穿出的出料口21,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储料斗1,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输料槽5。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与滚筒之间设置有键连接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储料斗底部出口只能让一根圆管穿过。
本实施例中,电机选择步进电机,电机定角度转动,使得电机带动滚筒每转动一个角度,就输送出一根圆管。
将圆管6存放在储料斗中,圆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当滚筒上的凹槽转动到储料斗出口下方时,圆管落入凹槽中,并随着滚筒的转动而带走,最后从出料口落下进入输料槽中输送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柱,未经张建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9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化设备上料系统
- 下一篇:用于袋装物装车机装载码垛主机的分配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