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载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8921.3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吕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H04B1/38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载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载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拥有汽车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使用汽车时的用户体验。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车载设备,这些车载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很多服务,包括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需求的服务,以及实时路况信号、目的地地图等行车导航方面的服务等。但是现有的移动通信设备(例如,车载导航终端,手机等)通常需要借助GPRS手机网络与外界通信。以车载导航终端为例,其数据上传主站的方式主要依靠GPRS手机网络,在手机网络未覆盖的偏远地区则无法上传其位置信息,因此,车辆在进山或者进入人烟稀少的地区后,主站系统往往无法追踪车辆的位置信息及行使轨迹,在行车人员发生危险时,主站人员无从知晓情况,也无法有效实施救援,行车人员在出现意外危险情况下,也无法向外界请求救援。在无手机网络的偏远地区,尚无较好的低成本对外沟通方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卫星电话,但卫星电话的设备费用和使用资费都非常昂贵,不可能大范围配备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载通信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新型车载通信终端,包括通信装置本体和防震底座,所述通信装置本体设于防震底座上部,所述通信装置本体包括显示屏、无线集成主板、天线、USB接口、报警装置和电源,所述显示屏设于通信装置本体正面,所述无线集成主板集成有处理器、射频芯片、GPS模块、通信读卡器和通信卡,所述天线设于通信装置本体上部,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扬声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无线集成主板连接,所述防震底座包括弹簧和防震垫片,所述弹簧设于两片防震垫片之间,所述显示屏、天线、USB接口、扬声器和电源均通过导线连接无线集成主板。
优选的,所述通信卡和通信读卡器满足GSM/CDMA/WCDMA/LTE通讯协议,所述无线通信主板上还集成有WIFI模块。
优选的,所述天线包括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所述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组成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GPS模块连接有辅助定位器,所述辅助定位器具体为基于基站和WIFI的辅助定位系统A-GPS。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设于通信装置本体两侧,所述通信装置本体后端设有散热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种新型车载通信终端,通过该种结构设计,通过无线通信主板上集成的射频芯片、处理器通信读取器和通信卡,可以实现该车载设备与外界信号的连续通信,并通过增加GPS和WIFI模块,辅助定位以及改善通信质量,该车载通信终端还设有报警装置,通过该报警装置上设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体的加速度,通过防震底座的设置可以避免通信终端长时间设于车内时,由于长时间振动造成的内部部件损坏,可以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所述通信卡和通信读卡器满足GSM/CDMA/WCDMA/LTE通讯协议,所述无线通信主板上还集成有WIFI模块,通过满足多种通讯协议,可以适用于不同地区的网络情况,集成的WIFI模块可以满足用户在有无线网络下的信号传输,所述天线包括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所述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组成环状结构,通过环状天线的设置可以使得该终端外表更加美观,所述GPS模块连接有辅助定位器,所述辅助定位器具体为基于基站和WIFI的辅助定位系统A-GPS,通过辅助定位器可以加快定位速度,避免GPS定位盲区,所述扬声器设于通信装置本体两侧,所述通信装置本体后端设有散热通孔,散热通孔可以加快设备的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通信终端的俯视图。
其中:1—通信装置本体,2—防震底座,3—显示屏,4—无线集成主板,5—天线,6—USB接口,7—电源,8—加速度传感器,9—扬声器,10—弹簧,11—防震垫片,12—接收天线,13—发射天线,14—辅助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8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