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多级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467.X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柯铭;施旭娜;茅忠群;诸永定;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史冠静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吸油烟机 多级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多级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工作时会吸入大量的油烟,吸入的油烟容易在风道内造成堆积而形成大量的油污,由于形成的油污粘度较大,很难从风道的出气口排出,因而油污不仅会腐蚀管道,缩短吸油烟机的寿命,而且还会提高吸油烟机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吸油烟机的进气口设置油烟过滤装置,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采用两层开孔过滤板的方式,如专利号为ZL 200620062667.5(授权公告号为CN 293787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抽油烟机的油烟分离器》,其包括框架和油烟挡板,上油烟挡板和下油烟挡板上下交错布置,上下油烟挡板之间构成进气口、出气口和反射式气流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交错布置,反射式气流通道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又如专利号为ZL 201320201333.1(授权公告号为CN 2032644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油烟过滤板》,该油烟过滤板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前板和后板,前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开口,这些第一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设有折入前板与后板之间的前翼板,后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这些第二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设有折入前板与后板之间的后翼板,任意的第一开口和与其相邻的第二开口之间相互错开以使该第一开口边缘处的前翼板和与之相邻的后翼板之间间隔并形成连通在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的气道,该气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气流转折部。
上述油烟过滤装置的两个过滤板都只是简单的弯折后交错形成转折的气流通道,油烟从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后,只需简单的两个变向即可从出气口流出,油烟在气流通道内变向次数少,即油烟与过滤板的碰撞次数较少,另外,由于挡烟板和翼板均为平板,油烟只能沿着挡烟板和翼板的弯折方向进行变向,而不能在油烟挡板和翼板的板面上进行变向,油烟与过滤板不能进行充分地接触过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油烟在气流通道的横向和纵向均能实现多次变向、碰撞且还能与滤油板的内表面充分接触过滤的用于吸油烟机的多级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吸油烟机的多级过滤装置,包括分两层分布的第一滤油板和第二滤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油板有多块并在其中一层上并排间隔设置,相邻的两块第一滤油板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气口,所述的第二滤油板有多块并在另一层上并排间隔设置,相邻的两块第二滤油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间隔分布,所述进气口与相邻的出气口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在每个所述的气流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组滤油单元,每组滤油单元均包括沿着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滤油柱,所述气流通道内至少有部分滤油柱与第一滤油板的内表面或者第二滤油板的内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的气流通道内设有第一滤油单元和第二滤油单元,所述第一滤油单元的滤油柱包括长滤油柱和短滤油柱,所述第二滤油单元的滤油柱均为长滤油柱,所述长滤油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油板、第二滤油板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短滤油柱与第一滤油板的内表面或者与第二滤油板的内表面之间留有所述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在每个所述的气流通道内设有第一滤油单元和第二滤油单元,所述第一滤油单元和第二滤油单元的滤油柱均包括有长滤油柱和短滤油柱,所述长滤油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油板、第二滤油板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短滤油柱与第一滤油板的内表面或者第二滤油板的内表面之间留有所述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同一个滤油单元的长滤油柱与短滤油柱间隔分布。
为了进一步提高滤油效果,所述短滤油柱的长度相等,且所述长滤油柱与短滤油柱的高度差为3~8mm。
进一步优选,在每个所述的气流通道内设有第一滤油单元和第二滤油单元,所述第一滤油单元的滤油柱的根部设于第一滤油板上,头部与第二滤油板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滤油单元的滤油柱的根部设于第二滤油板上,头部与第一滤油板之间留有第二间隙。
为了使第一滤油板和第二滤油板能够上下互换通用,所述第一滤油板的左右两侧各设有所述的第一滤油单元,所述第二滤油板的左右两侧各设有所述的第二滤油单元,并且,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大小相等。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的气流通道内设有一组滤油单元,该组滤油单元的滤油柱包括有长滤油柱和短滤油柱,所述长滤油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油板、第二滤油板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短滤油柱与第一滤油板的内表面或者第二滤油板的内表面之间留有所述的间隙,且所述的长滤油柱和短滤油柱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4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