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及山地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096.5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3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程钢;王忠雷;原政军;徐淑波;王芳;李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9/28 | 分类号: | B60B9/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山地 自行车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胎,具体地说是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及山地自行车。
背景技术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骑行而设计的自行车,具有刚度大,行走灵活等特点,骑车者可以在山地、野外各种路面环境上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山地车的各种部件均不同于普通自行车,具有缓冲作用、抗震性能好的车轮,牢固结实、材料刚度大的车架,不易疲劳的手把以及即使在陡峻的坡道上也能够畅快地骑行的变速器等,都使山地车更加适合与爬山越野、郊游旅行。现有的山地车车轮包括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由于野外路况非常复杂,致使胎面易磨损,胎体不耐刺扎、切割,极易导致车胎因刺扎、切割而报废,同时车圈要抗较大的纵向和横向的冲击,从而影响到车胎的使用寿命,并给山地车乘骑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出了一种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过程完全不需要现有的车胎成型机等设备、只需制备出气弹簧和胎面单元等核心部件、再按照顺序组装起来的车轮产品,所制得的车轮具备充气车轮的所有功能;车轮结构是可拆卸的,对单个元件的更换方便快捷,从而可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车轮制造和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包括多个胎面单元,所述的多个胎面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圈的轮胎,且相邻的轮胎单元之间保留有一定的间隙;每个轮胎单元通过一个气弹簧与设置在轮胎内圈的轮圈相连,且在所述的轮胎单元与轮圈形成的环状空间内安装有一个与气弹簧固定连接的内环。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气弹簧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安装有一个连接盘,位于顶部的连接盘通过螺栓与胎面单元相连,位于中部的连接盘通过螺栓与内环相连,位于底部的连接盘通过螺栓与轮圈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轮圈圆周设有一定数量并且带有螺栓的凸台。
进一步的,胎面单元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胎面胶,胎面胶形成车轮的花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弹簧等间距排列于轮圈圆周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胎面单元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内镶嵌螺栓,所述的螺栓与气弹簧中位于顶部的连接盘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轮圈圆周设有一定数量并且带有螺栓的凸台,气弹簧通过所述凸台上的螺栓固定安装于轮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环为一个环状结构,在其一侧开设有与气弹簧数量相等的槽,所述的气弹簧筒身正好卡装在所述的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轮盘的中心安装有轴孔,在所述的轴孔的外圈安装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胎面单元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胎面胶,胎面胶形成车轮的花纹。
进一步的,所述胎面单元材料为橡胶材料,内环和轮圈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气弹簧和轮盘材料为铝合金。
胎面单元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胎面胶,胎面胶形成车轮的花纹,由数个胎面单元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其曲率半径即为车轮的半径,胎面单元数为车轮外圆的分段数,相邻胎面单元之间保留一定量的运动间隙。当车轮滚动时,其驱动力、制动力、转向力等靠胎面单元及气弹簧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采用单元组合式的设计,其生产工艺及过程与充气轮胎相比将大大简化,只需制备出气弹簧、胎面单元等核心部件,胎面单元与内环等的硫化在小型硫化机上即可完成,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并降低生产难度。
2)与传统轮胎复杂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结构简单,部件种类少,维护保养方便。
3)由于没有传统车轮的充气需求,同时也没有传统自行车车轮的辐条,所以本实用新型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相比于普通车轮而言具有免维护、免爆胎、免泄露的功能,充分避免了车胎被扎坏的可能性,彻底解决了传统充气车胎易漏气、爆胎的难题。
4)本实用新型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在纵向受到冲击载荷时,其内部的支撑结构能够产生比普通充气车胎大得多的变形量,由此减轻了崎岖路面通过车胎传递的路面冲击,起到一定的避震效果。
5)本实用新型非充气山地自行车车轮所用气弹簧为金属结构,既起到辐条的作用,又起到减震的作用,还具有相当的强度及刚度,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在野外骑行时不易受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