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5516.6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惠宇;张励远;张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沃欧斯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导热油 锅炉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天燃气导热油锅炉是以重油、轻油或可燃液体为燃料,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继而返回重新加热的直流式特种工业炉,属于高效节能供热设备,可在较低的工作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应用广泛。在锅炉循环系统设计时需要同时兼顾高效高能和节能环保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锅炉、低位储油槽、高位膨胀油槽、油气分离器、高温循环泵、备用泵、齿轮注油泵和用热设备,所述导热油锅炉上设有油进口和油出口,所述导热油锅炉的油进口分别连接所述高温循环泵、所述备用泵和所述高位膨胀油槽,所述导热油锅炉的油出口分别连接所述低位储油槽、所述高位膨胀油槽和所述用热设备,所述油气分离器分别连接所述高位膨胀油槽、所述高温循环泵、所述备用泵和所述用热设备,所述齿轮注油泵分别连接所述高位膨胀油槽和所述低位储油槽,所述油气分离器和所述备用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所述高位膨胀油槽设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所述低位储油槽设有第三液位计。
上述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导热油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燃烧器及电控柜,所述导热油锅炉采用烟气三回程盘管设计。
上述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液位计和所述第三液位计均为板式玻璃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为浮球液位计。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导热油锅炉排烟温度低,锅炉外形简洁、美观,锅炉体积小,重量轻,无污染,噪音低,安装快捷,整个系统节能环保效果好,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锅炉1、低位储油槽2、高位膨胀油槽3、油气分离器4、高温循环泵5、备用泵6、齿轮注油泵7和用热设备8,导热油锅炉1上设有油进口和油出口,导热油锅炉1的油进口分别连接高温循环泵5、备用泵6和高位膨胀油槽3,导热油锅炉1的油出口分别连接低位储油槽2、高位膨胀油槽3和用热设备8,油气分离器4分别连接高位膨胀油槽3、高温循环泵5、备用泵6和用热设备8,齿轮注油泵7分别连接高位膨胀油槽3和低位储油槽2,油气分离器4和备用泵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9,高位膨胀油槽3设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低位储油槽2设有第三液位计。本技术方案中,导热油锅炉1包括锅炉本体,燃烧器及电控柜,导热油锅炉1采用烟气三回程盘管设计,这种直流式结构,解决了传统锅炉安全性差的难题,该结构受热面充足,使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导热油锅炉1采用封闭循环供热,与大气相通,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液相输送热能,热损失小,节能效果显著,环保效果好。第一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均为板式玻璃液位计,第二液位计为浮球液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沃欧斯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沃欧斯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5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