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5207.9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雷显碧;王芳;付明;向小巾;杨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液孔 吸气孔 封堵构件 安装孔 封液塞 胸腔积液引流 本实用新型 瓶盖 吸引组件 封气 瓶体 可拆卸连接 端部连接 集成一体 密封存储 瓶盖密封 相邻定位 胸腔积液 弹性件 导气孔 定位套 抽吸 封堵 封液 内套 密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瓶体、与瓶体可拆卸连接的瓶盖和设置在瓶盖上的吸引组件,吸引组件包括与瓶盖密封连接的本体、开设在本体一侧的进液孔、开设在本体另一侧的吸气孔、开设在进液孔与吸气孔之间的安装孔和设在安装孔内用于密封进液孔与吸气孔的封堵构件,封堵构件包括用于封堵进液孔的封液塞、固设在封液塞后端的连杆、固设在连杆另一端的封气柱、外套于封气柱并内套于安装孔内的定位套、外套于连杆且一端与封液塞后端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定位套端部连接的弹性件,封液塞上表面设有斜面,连杆上设有导气孔。本实用新型将进液孔与吸气孔集成一体,封堵构件能有效保证对胸腔积液进行抽吸及密封存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是胸腔内积有漏出液,胸膜并无炎症变化的一种疾病,是其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症状,常以呼吸困难为特征。在临床中,经常需抽取胸水化验、引流胸腔积液和积气等。传统方式是利用胸腔穿刺针穿刺成功后再接到收集瓶内,收集瓶上设有进液口和外接负压装置气管的吸引口,但现有收集瓶存在:1)收集瓶密封不可靠,容易在抽吸胸腔积液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使胸腔积液发生质变,其化验结果不准确;2)进液口和吸引口无可靠的固定进液管及气管的结构设计,在抽吸过程中,容易因操作人员的移动或拉扯等因素使进液管及气管发生意外脱落,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对胸腔积液进行抽吸引流及密封存储,同时可对插入的进液橡胶管及外接吸气管实施有效夹紧,使用安全可靠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瓶体、与瓶体可拆卸连接的瓶盖和设置在瓶盖上的吸引组件,所述吸引组件包括与瓶盖密封连接的本体、开设在本体一侧的进液孔、开设在本体另一侧的吸气孔、开设在进液孔与吸气孔之间的安装孔和设在安装孔内用于密封进液孔与吸气孔的封堵构件,所述封堵构件包括用于封堵进液孔的封液塞、固设在封液塞后端的连杆、固设在连杆另一端的封气柱、外套于封气柱并内套于安装孔内的定位套、外套于连杆且一端与封液塞后端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定位套端部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封液塞上表面设有斜面,所述封气柱上设有导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有贯穿瓶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于穿刺引液的胶塞。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内侧与瓶体顶端接触处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上设有计量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与吸气孔内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封液塞及封气柱都由塑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瓶体、与瓶体可拆卸连接的瓶盖和设置在瓶盖上的吸引组件,吸引组件包括与瓶盖密封连接的本体、开设在本体一侧的进液孔、开设在本体另一侧的吸气孔、开设在进液孔与吸气孔之间的安装孔和设在安装孔内用于密封进液孔与吸气孔的封堵构件,封堵构件包括用于封堵进液孔的封液塞、固设在封液塞后端的连杆、固设在连杆另一端的封气柱、外套于封气柱并内套于安装孔内的定位套、外套于连杆且一端与封液塞后端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定位套端部连接的弹性件,封液塞上表面设有斜面,连杆上设有导气孔。本实用新型将进液孔与吸气孔集成一体,封堵构件能有效保证对胸腔积液进行抽吸引流及密封存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的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的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5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引流装置控制系统
- 下一篇:开放性气胸可拆分急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