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4783.1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虎彪;刘国道;白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91/02 | 分类号: | A01D9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57173***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鹧鸪 种子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收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鹧鸪茶[Mallotus peltatus(Geiseler)Muller Argoviensis]也叫山苦茶、毛茶和禾姑茶,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鹧鸪茶在海南岛主要分布在文昌、万宁和陵水,也在三亚、乐东、白沙、定安、东方、琼中、保亭和昌江等地有分布,其中以文昌铜鼓岭和万宁东山岭的出产的鹧鸪茶最为有名。鹧鸪茶是雌雄异株植物,在自然居群中以雄株多而雌株少为普遍现象。自然授粉条件下,鹧鸪茶的平均结实率(成熟种子/雌花数)不足5%,而且果实成熟后开裂,落入泥土中后,很难发芽,繁殖率极低。而鹧鸪茶的花序为总状花序,整个花轴上花朵的发育程度差异巨大,常常出现一边开花一边结果的情况,给种子的收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为了收集足够的鹧鸪茶种子供后续的研究,亟需开发一种专门收集鹧鸪茶种子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可用于野外条件下分批次收集鹧鸪茶种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包括:网袋和支撑条;所述的网袋一侧开口,开口边缘设有拉绳;所述的网袋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的支撑条从所述的固定结构和所述的网袋中间穿插通过,并且可在所述的固定结构中自由滑动;所述的支撑条的数目至少为2条,每个所述的支撑条均贯穿整个袋体;所述的支撑条的一侧末端设有闭合环,另一侧设有末端朝向闭合环方向倾斜的锯齿形凸起;所述的闭合环内设有弹片,所述的弹片一个末端固定于所述闭合环的内壁上, 另一个末端伸出所述的闭合环;所述弹片贴近闭合环内壁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卡合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的网袋的网孔直径小于鹧鸪茶种子的直径大于鹧鸪茶花粉直径。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结构设置与所述的网袋的外壁。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的网袋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结构与所述网袋的连接部位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条的两侧,并且平行与所述的撑条。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结构为连贯的通道。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结构为均匀排列的固定片。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条均平行与所述的开口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条均垂直与所述的开口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条中至少有1条平行与所述的开口设置的,同时也有至少1条垂直与所述的开口设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网袋设有可供支撑条穿插其中的固定结构,可将网袋撑起保持一定的形状。一旦发现鹧鸪茶花序形成,即可将套在鹧鸪茶花序上,支撑条的存在可避免网袋对花序挤压,而网袋本身具有网孔,不会影响花粉的传播,这样就不会影响花序的正常发育和授粉。支撑条末端设有锯齿形凸起,将带有凸起的一端插入闭合环内,在弹片的作用下,锯齿形凸起和弹片上卡槽相互卡合。由于锯齿形凸起朝向闭合环方向倾斜,可有效避免支撑条回撤,有利于保持网袋形状的固定。由于鹧鸪茶的花序大小不同,可以根据花序的大小调节支撑条的长度,使网袋内的空间保持在适宜的大小,既可以保证网袋内的花朵有充足的空间,又不影响附件的花朵的发育。此外,闭合环内的弹片伸出闭合环,当种子成熟之后,将网袋卸下,在突出的弹片末端施加一定的力,使弹片上的卡槽和锯齿形凸起分离,即可将支撑条从闭合环内抽出,不影响网袋及支撑条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实施例1的撑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实施例3的撑条和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鹧鸪茶种子收集装置实施例3的撑条和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网袋,2为支撑条,11为网袋开口,3为拉绳,12为固定结构,21为闭合环,22为锯齿形凸起,4为弹片,31为弹片固定于闭合环内壁的末端,32为弹片伸出闭合环的末端,23为卡槽,13为固定片,14为连接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4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