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IPS手术用支架限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4366.7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郑传胜;王勇;李玲;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直径调整 调整支架 限流装置 手术用 外周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一端设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IPS手术用支架限流装置。它包括支架直径调整器;所述支架直径调整器包括第一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五支架直径调整器,所述第五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所述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所述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所述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手术前调整支架直径时,所述支架直径调整器一端设置于支架前端内,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前端外周、且位于所述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周。具有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支架直径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TIPS手术用支架限流装置。
背景技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shunt,简称TIPS)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已经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中得以较为广泛的应用,疗效确切;然而,肝性脑病和肝功能衰竭是TIPS术后两个主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在于分流道过大,此时缩小分流道内径就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具体操作时我们需要将现有的支架进行改装,而如何精确控制支架内径目前还没有成熟有效的方法;改装支架内径过窄可以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但它会直接影响门静脉压力下降的幅度,导致患者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增高;若支架内径过大,门静脉分流量就会增多,又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增高;支架一旦植入体内,就无法改变其直径大小,因此在改装支架植入前准确控制支架直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TIPS手术用支架限流装置,使医生术中能根据门静脉压力下降的幅度,随时调整所选支架的直径,以预防术后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TIPS手术用支架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直径调整器,固定装置;所述支架直径调整器为套筒式圆柱体、且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架直径调整器包括第一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五支架直径调整器,所述第五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所述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所述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所述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手术前调整支架直径时,所述支架直径调整器一端设置于支架前端内,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前端外周、且位于所述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周;支架植入体内时,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支架外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为环状结构、且可根据需要调整直径。在保证足够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同时,避免分流道过大导致肝性脑病和肝功能衰竭的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五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为9mm,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为8mm,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为7mm,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为6mm,第一支架直径调整器外径为5mm。目前常用TIPS支架直径只有两种10mm或8mm,支架内径调整器可以调节控制支架内径,为TIPS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二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三支架直径调整器、第四支架直径调整器、第五支架直径调整器长度均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能使植入体内的支架直径依照个体差异而调节,目的在于通过最小的分流以预防消化道再出血;
(2)TIPS术后患者如果反复出现严重肝性脑病或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要实施限流术时,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支架调整器调整所选支架的内径;固定装置为不溶性、不降解的、有弹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可根据需要配合使用调整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4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脚掌可自动匹配路况的下肢义肢
- 下一篇:一种肛肠科用复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