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合古琴发音特点的专用拾音器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4322.4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5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致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致俭 |
主分类号: | H04R1/46 | 分类号: | H04R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2019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古琴 发音 特点 专用 拾音器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琴收音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古琴发音特点的专用拾音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古琴在我国三千多年音乐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色彩,其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现代社会中常常设有古琴演奏的场合,场地通常空旷且听众较多,因此对于古琴的收音效果的要求日益增高。现有拾音器俗称话筒或麦克风,通常架设在话筒/麦克风架子上,通过控制架子与古琴的距离控制收音的音量,但是收音效果不好。而且,由于古琴声音的传播特点,即使将架子放在非常靠近古琴的位置,收音效果也较差,而且为了收音完全,需要在古琴四周都布置有收音器,以致增加了设备投入,而且也影响了古琴演奏的视觉效果。
因此,希望设计一种能够匹配古琴结构、适用于拾音器且具有较佳的收音效果的拾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匹配古琴结构、适用于拾音器且具有较佳的收音效果的拾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古琴发音特点的专用拾音器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架设筒;其中,架设筒的一侧具有切口;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线槽,线槽与切口相接并且线槽与切口构成通路;架设筒呈空心圆筒状,用于架设小型拾音装置。
一实施例中,架设筒有两个,两个架设筒在固定板上平行放置。
一实施例中,固定板呈矩形,矩形的长边的长度小于古琴底板的宽度。
一实施例中,架设筒的直径为10mm~16mm。
一实施例中,线槽的宽度为4mm~5mm。
一实施例中,小心拾音装置为麦克风。
一实施例中,切口与线槽可以设置在固定板的长边处。
一实施例中,固定板可以是圆形或三角形,固定板的周围设有花纹。
一实施例中,架设筒有1个,设置在固定板的中心位置。
另一实施例中,架设筒有2个,均匀设置在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古琴演奏系统,该系统包括:古琴;第一古琴拾音器,进一步包括用于配合古琴发音特点的专用拾音器安装装置,置于古琴小槽腹处的出音孔正下方;第二古琴拾音器,进一步包括用于配合古琴发音特点的专用拾音器安装装置,置于古琴大槽腹处的出音孔正下方;功率放大器,与第一、第二古琴拾音器连接,用于放大来自第一、第二古琴拾音器的电信号;音箱,与功率放大器连接,用于播放来自功率放大器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能够完美的匹配位于古琴底板上的出音孔,不影响古琴演奏时观感的协调性;通过设置通路,极大地降低了收音装置的电气接线的占地空间,并对其进行归置整理;布置在古琴声音传播的方向上,具有极佳地收音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收音质量。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配合古琴发音特点的专用拾音器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配合古琴发音特点的专用拾音器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演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装装置 1
固定板 11
架设筒 12
切口 121
线槽 111
固定板 21
第一架设筒 22
第一切口 221
第二架设筒 23
第二切口 231
第一线槽 211
第二线槽 21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致俭,未经杨致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4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光均匀导光结构及智能音箱
- 下一篇:发声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