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挤压用组合式模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3710.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成;张八淇;陈业高;杨环;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5/00;B21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挤压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挤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挤压用组合式模腔。
背景技术
连续挤压技术(Conform)是由英国的Derek Green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塑性加工方法。因其与传统挤压相比,在生产连续化、降低能耗和提高材料利用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有色金属加工技术,是金属材料(尤其是铝)加工工业领域,继连续轧制、连续铸造和连铸连轧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今天,连续挤压技术已广泛用于铝、铜及铜合金中小型材、铝及铝合金盘管、双金属导线和电缆包铝等材料的生产。
但是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连续挤压机模腔堵头会损坏严重导致模腔维修成本增加而且使用寿命短,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是降低模腔维修成本,延长模腔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挤压用组合式模腔,其包括外模腔体、模块Ⅰ、模块Ⅱ、模具、堵头,模块Ⅱ固定在外模腔体内,模块Ⅰ固定在外模腔体内并位于模块Ⅱ一侧,模具固定在模块Ⅰ和模块Ⅱ组成的内模腔中,模块Ⅰ上设置有凸台,模块Ⅰ上开有进料孔,堵头镶嵌在模块Ⅰ的凸台上并位于进料孔一侧,模块Ⅱ上开有出料孔Ⅰ,外模腔体上开有出料孔Ⅱ,模具为带有挤压腔和定径带的圆柱体,定径带设置在挤压腔一侧,进料孔、挤压腔、定径带、出料孔Ⅰ和出料孔Ⅱ依次贯通;使用时外模腔体与挤压靴座紧密配合,凸台与挤压轮相配合。
其中堵头和固定于内模腔中的模具可更换。
所述模块Ⅰ的进料孔为带锥度的孔,进料孔锥度为5-10°。
所述模块Ⅱ为长方体。
所述模块Ⅰ3的凸台表面为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因堵头损坏导致模腔报废而产生的高额维修费,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堵头损坏只需更换堵头可继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在挤压靴座上安装模腔时调整模腔与挤压轮面间隙的难度,只要将外模腔体调整好之后,便可保持长期不变动,达到更换模具便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块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块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块Ⅰ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压靴座;2-外模腔体;3-模块Ⅰ;4-模块Ⅱ;5-模具;6-制品;7-挤压轮;8-压实轮;9-坯料;10-堵头;11-挤压腔;12-进料孔;13-出料孔Ⅰ;14-出料孔Ⅱ;15-定径带;16-凸台;17-内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如图1-5所述,本连续挤压用组合式模腔包括外模腔体2、模块Ⅰ3、模块Ⅱ4、模具5、堵头10,模块Ⅱ4固定在外模腔体2内,模块Ⅰ3固定在外模腔体2内并位于模块Ⅱ4一侧,模具5固定在模块Ⅰ3和模块Ⅱ4组成的内模腔17中,模块Ⅰ为长方体,模块Ⅰ3上设置有凸台16,凸台表面为凹面,模块Ⅰ3上开有进料孔12,进料孔12为带锥度的方形孔,锥度为5°,堵头10镶嵌在模块Ⅰ的凸台上并位于进料孔12一侧;模块Ⅱ为长方体,模块Ⅱ4上开有出料孔Ⅰ13,外模腔体上开有出料孔Ⅱ14,模具5为带有挤压腔11和定径带15的圆柱体,定径带15设置在挤压腔11一侧,进料孔、挤压腔、定径带、出料孔Ⅰ和出料孔Ⅱ依次贯通。
首先将外模腔体2放入挤压靴座1中,接着将模具5和堵头10装入模块Ⅰ3中,接着将模块Ⅰ3与模块Ⅱ4用螺钉定位和固定,最后放入外模腔体中,合上挤压靴座便可进行连续挤压工作,挤压轮7开始顺时针转动,此时坯料9在压实轮8逆时针转动的作用下被咬合进入到挤压轮7的轮槽中开始随着挤压轮转动,当轮槽中的坯料跟随挤压轮转动至堵头10位置时开始进入到进料孔12中,接着进入到挤压腔11中进行填充,最终在挤压力和定径带15的作用下挤出指定直径的制品6。
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不同制品的要求需要更换模具,此时只需要将模块Ⅰ3与模块Ⅱ4取出更换模具即可;在工作过程中如若堵头10出现损毁无法正常工作,只需将模块Ⅰ3与模块Ⅱ4取出,更换新的堵头即可继续工作,这样使得维修过程简单化,只要准备好堵头就可快速更换继续工作,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3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拉丝粉搅拌功能的灰盒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挤压成型循环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