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圈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3326.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5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宁;郭振;张善伟;王文波;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装配时,由压入后的密封圈将汽缸体及曲轴密封来形成曲轴室,避免润滑油泄露、外渗。为了保证密封性,密封圈与轴孔之间的配合通常为过盈配合,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安装时曲轴孔与密封圈对接时同心度过大,将造成安装困难,对于产品质量影响很大。
目前对于密封圈的安装主要有:手动安装和机器自动安装。手动安装费时费力,装配精度很难保证。需要人工将密封圈装入工装,通过螺栓打紧一起压入主轴承孔,然后将此工装拆卸,整个安装过程节拍较长且易在工装拆卸过程中造成密封圈唇口内翻,严重时会导致密封圈弹簧脱落。机器自动安装采用导向机构实现密封圈与待压装口对正定位,且压装后配有检测平面度、压装深度的接触式传感器。此方案可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但结构复杂、制造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安装装置,能够保证安装后的油封具有较好的平面度及良好的密封性,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精度高的密封圈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密封圈安装装置,用于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安装装置包括导向件和安装件,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部和安装部,安装件滑动套接在第一导向部和安装部的外侧,密封圈套箍在第一导向部上,密封圈的端面与安装件的端部抵接,安装件与密封圈抵接的端部与密封圈的端面匹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安装部的尺寸大于第一导向部的尺寸,安装件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安装部匹配安装,第二通孔与第一导向部匹配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导向件与安装件之间安装有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导向件的安装部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导向件还包括与第一导向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的尺寸大于第二导向部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密封圈安装装置还包括一固定套,固定套与导向件的第二导向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密封圈安装装置还包括传动件,传动件的一端与导向件的第二导向部滑动连接,传动件的另一端与安装件的套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动件包括滑动安装部,滑动安装部与第二导向部滑动安装,滑动安装部滑动安装在固定套与第一导向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滑动安装部与第一导向部的靠近固定套的端部之间安装有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动件包括抵挡部,抵挡部与安装件的端部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安装装置能够保证安装后的油封具有较好的平面度及良好的密封性,结构简单、安装精度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安装装置与密封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II-II线的剖切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件沿中心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件沿中心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沿VI-VI线的剖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安装装置与密封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安装装置100用于将密封圈200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密封孔(图未示)内,密封圈200大致呈圆环形,密封圈安装装置100包括导向件10、安装件20、传动件30、固定套40、伺服电缸(图未示)和深度传感器(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3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