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近海沉积物柱状采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42471.7 | 申请日: | 201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坤;付永虎;饶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近海 沉积物 柱状 采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成本近海沉积物柱状采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近海柱状沉积物的采集主要分为潜水员下水采集和TFO柱状采集器采集。其中前者所需费用高昂,且沉积物采集深度一般在50cm以内;后者TFO采泥器虽然采集简便,但仅能应用于近海水深10m以内,且仅能采集表层20cm沉积物,仪器的使用范围和采集深度已严重影响了近海尤其是河口变迁的相关研究。当下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且费用低廉的实用新型采样技术弥补当前在基础研究领域对样品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近海沉积物柱状采泥器,该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近海沉积物柱状采泥器,包括采集器主体、活塞和橡胶塞,所述活塞和橡胶塞均插接在采集器主体内,所述采集器主体的一端端面边缘设有环形插片,采集器主体的内腔一端开口边缘对称设有弧形挡块,弧形挡块与环形插片之间通过弹性导向块连接,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密封板,密封板通过连接块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塞为锥形结构,且橡胶塞由固定块和弹性接触层组成,弹性接触层位于固定块外侧,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设有凸块,凸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滑槽的内腔侧壁连接,所述凸块和滑块均位于弹性接触层内的空腔内,且滑块远离凸块的一端设有弹性连接头,弹性连接头与弹性接触层贴合连接,所述凸块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凸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一端内壁设有螺纹槽,密封板上的连接块与螺纹槽通过螺纹连接,且活塞的一端端面设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与密封板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块和滑块设有两组,两组凸块和滑块对称设置在固定块的两端,且每组有三个凸块和滑块,三个凸块和滑块呈扇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采集器主体和活塞均采用PVC管,采集器主体和活塞的管壁厚度均大于4mm,采集器主体和活塞的内径均为4mm-8mm,且采集器主体和活塞的内管径小于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实用,采集器主体和活塞均采用PVC管,采集器主体和活塞的管壁厚度均大于4mm,采集器主体和活塞的内径均在4mm-8mm之间,在近海浅水区域(30m以内)采集沉积物柱状样,与常用的TFO采泥器相比,不仅适用海区范围有所拓展,且采集深度也有所提高,通过相对简便的PVC管的套和使用,与潜水员水下采集相比,大幅度地降低了样品采集费用,在采集器主体上设有弧形挡块,在活塞上设有凸块、滑块和支撑杆,防止采集器主体提出时,活塞从采集器主体的下端脱落,防止了样品漏出,保证了样品的完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集器主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塞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塞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采集器主体1、环形插片2、弧形挡块3、弹性导向块4、活塞5、密封板6、连接块61、橡胶塞7、固定块71、弹性接触层72、凸块8、滑块9、弹性连接头91、支撑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2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