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温触头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2052.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9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宗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志辉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温 触头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头盒,尤其涉及一种测温触头盒。
背景技术
随着绝缘材料的快速发展,现在配电柜中大量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触头盒为接触点提供绝缘防护。因接触点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方式不一,接触紧密程度难以把控,经常开合,导致新装的触头盒短时间运行没有问题,长时间运行或遇到恶劣天气、经常开合,极易引起接触点异常发热,热量排不出去,局部过热导致触头盒破裂或爆炸。
有鉴于此,如果可以研制一种带测温功能的触头盒,配合远程测温系统,有利于实现远程监测、控制,有效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温触头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温触头盒,包括绝缘壳体、固定静触头螺钉、静触头和铜排,所述绝缘壳体内嵌设有固定件、导热体和铜件,所述固定件内设有感温元件,所述导热体设置在所述固定件、铜件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固定件、铜件相接触,所述固定静触头螺钉与所述铜件为螺纹连接,所述静触头和铜排通过所述固定静触头螺钉紧固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排位于所述铜件、静触头之间并分别与所述铜件、静触头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温元件通过光纤或者无线连接有服务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体设有内部腔体,所述固定静触头螺钉、静触头和铜排分别位于所述内部腔体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当静触头与动触头开合时,线路导通,静触头表面开始发热,遇恶劣天气或经常开合的情况发热加剧,因静触头与固定静触头螺钉为直接接触,固定静触头螺钉与铜件为直接接触,铜件与导热体为直接接触,且导热性能优良,绝缘壳体导热性能较差,加上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异常发热产生的热量定向通过固定静触头螺钉传递给铜件,铜件传递给导热体,感温元件固定在固定件内部,接收到导热体传过来的温度信息,可实现测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测温触头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测温触头盒,包括绝缘壳体1、固定静触头螺钉5、静触头6和铜排7,所述绝缘壳体1内嵌设有固定件2、导热体3和铜件4,所述固定件2内设有感温元件,所述导热体3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铜件4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固定件2、铜件3相接触,所述固定静触头螺钉5与所述铜件4为螺纹连接,所述静触头6和铜排7通过所述固定静触头螺钉5紧固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1上。
如图1所示,所述铜排7位于所述铜件4、静触头6之间并分别与所述铜件4、静触头6相接触。
如图1所示,所述感温元件通过光纤或者无线连接有服务器,可通过服务器以感温元件进行远程测温,配合远程测温系统,就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控制,有效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
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壳体设有内部腔体,所述固定静触头螺钉、静触头和铜排分别位于所述内部腔体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温触头盒,当静触头6与动触头开合时,线路导通,静触头6表面开始发热,遇恶劣天气或经常开合的情况发热加剧。因静触头6与固定静触头螺钉5、固定静触头螺钉5与铜件4、铜件4与导热体3都为直接接触,且导热性能优良,绝缘壳体1导热性能较差,加上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异常发热产生的热量定向通过固定静触头螺钉5传递给铜件4,铜件4传递给导热体3,感温元件固定在固定件2内部,接收到导热体3传过来的温度信息后,通过光纤或无线方式,将其传递到服务器,服务器对温度信息进行补偿,得出静触头6表面实际发热温度。用户安装用户端软件或手机APP,即可即时查看触头盒内接触点的温度。如用户需要,可根据温度数据对触头盒内的动触头进行开合操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志辉,未经宗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2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