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维修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1384.X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邓水万;黎桂新;陈世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晨风绿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H01R13/6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维修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气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压大电流维修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所用的电压一般都属于高压电,电动汽车内的电路连接属于大电流线路连接,为了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点击危险以及过载、短路引起的电器部件的损坏,需要在汽车电路大电流主干线上安装维修开关起到过流熔断的保护作用。维修开关在电动汽车电路中起到保护电源的作用,在出现紧急情况或者进行电池维护安装时,能够及时断开从而将电池包的电流断开,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处理不当所引发的电击。目前所使用的维修开关在结构设计中往往仅设置有一个熔断器,安装于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内部,导致操作和维护都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多个熔断器多合一集成于维修开关的插头内,当熔断器发生了熔断需要进行维修时,无需打开PDU,只需打开维修开关进行维修即可,既方便快捷又能够延长PDU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新型维修开关,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内装设有多个熔断器,所述插头还包括形状与熔断器相适配的插头上壳体及插头下壳体将熔断器卡接于其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插头锁块、插头手柄、插头信号针;插头手柄与插头上壳体卡接,插头手柄和插头上壳体一侧均设有与插头锁块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将插头手柄和插头上壳体卡接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上壳体包括上壳主壳体,上壳主壳体中部设有卡紧梁,卡紧梁上设有U型卡接槽;主壳体一侧设有锁块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下壳体包括下壳主壳体,下壳主壳体中部设有支撑梁,支撑梁上设有与熔断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槽,下壳主壳体中心部位还设有插头信号针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上壳体与插头下壳体之间设有防水胶圈。
优选地,所述熔断器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包括插座信号针,还包括插座下壳盖体以及卡接于其上的插座接触母片,所述插座下壳盖体卡接装设于插座上壳盖体内部,插座上壳盖体中心部位设有插座信号针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上壳盖体底部还设有与底部周缘形状相适配的插座防水垫圈,插座上壳盖体底部四周设有插座受力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多个熔断器多合一集成于维修开关的插头内,当熔断器发生了熔断需要进行维修时,无需打开PDU,只需打开维修开关进行维修即可,既方便快捷又能够延长PDU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维修开关插头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维修开关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维修开关插头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维修开关插头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维修开关插座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维修开关插头信号针与插座信号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新型维修开关如附图1-附图6所示,包括插头与插座两部分结构组成。与现有技术中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插头内可装设多个熔断器,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插头内部装设有4个熔断器。插头还包括形状与熔断器相适配的插头上壳体3及插头下壳体7将熔断器6卡接于其内。
进一步地对本实施例中的维修开关结构进行说明:
如附图1-附图4所示,插头还包括插头锁块1、插头手柄2、插头信号针5。插头手柄2与插头上壳体3卡接,插头手柄2和插头上壳体3一侧均设有与插头锁块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将插头手柄和插头上壳体卡接锁紧。插头上壳体3包括上壳主壳体301,上壳主壳体中部设有卡紧梁303,卡紧梁上设有U型卡接槽302,主壳体一侧设有锁块卡接槽304。插头下壳体7包括下壳主壳体701,下壳主壳体中部设有支撑梁702,支撑梁上设有与熔断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槽703,下壳主壳体中心部位还设有插头信号针固定槽704。在装配过程中,圆柱形的熔断器被卡接于U型卡接槽302中,上下主壳体卡接后,熔断器另一侧装设于弧形槽703中。
进一步地,为了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插头上壳体3与插头下壳体7之间设有防水胶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晨风绿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晨风绿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1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