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0700.1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方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6 | 分类号: | H02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杨小伟,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边防 用电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钢管临边防护上所用的电缆固定,是将瓷瓶固定在钢管,再将电缆与瓷瓶用塑料绳捆绑固定。传统的施工方法较简单易理解,工人容易接受。但从安拆便利和安装效果来看,传统的固定需要捆绑,拆除移位时比较繁琐,电缆安装完成后难以顺直有序,美观度差,拆除后的固定塑料绳成为了垃圾,不利环保。具体弊端包括以下:
①传统基坑临边电缆安装,为保证绝缘,先在钢管上固定绝缘瓷瓶,在将电缆套在绝缘瓷瓶上,用塑料绳捆绑固定,而且普通工人安装容易造成固定不牢,出现脱落、偏位等问题。
②传统基坑临边电缆安装通过绝缘瓷瓶固定,电缆难以顺直。
③传统基坑临边电缆安装固定采用大量塑料绳,后期产生大量垃圾。
④传统基坑临边电缆是依靠塑料绳多层捆绑,拆除移位繁琐。
与此类似的钢管临边防护方法是单独设置支架加高电缆,该方法增加额外的支架、固定拆除繁琐,调整困难。
基于以上描述,亟需一种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以解决传统钢管临边防护上电缆固定不便、电缆固定难以符合安全要求、不利环保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通过改变电缆的固定形式和方法,将电缆通过挂钩与钢管有机结合,安装和拆除简单,固定牢固,有利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本电缆挂钩利用钢管临边作为固定点,更方便快捷,操作更简单,效果也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
所述钢管临边设置有横向防护装置;
所述挂钩呈S型,包括内部支撑骨架以及套在支撑骨架外侧的绝缘管,所述挂钩的一侧挂在所述钢管临边的横向防护装置上,所述电缆放置在挂钩的另一侧弯钩内。
作为优选,所述S型挂钩的一侧弯钩内侧半径为25mm,另一侧弯钩内侧半径为50mm。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内侧半径为25mm的一侧弯钩挂在钢管临边的横向防护装置上,将电缆放在内侧半径为50mm的一侧弯钩内。
作为优选,左右相邻两挂钩之间的间距≤4m。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管的长度大于等于支撑骨架的长度,所述绝缘管完全包裹支撑骨架。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骨架与绝缘管之间为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骨架的直径为6mm,长度为300mm;所述绝缘管的内径为8mm,长度为300mm。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管为塑料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骨架所用的材料为圆钢。
作为优选,所述钢管临边的横向防护装置为横向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钢管临边设置有横向防护装置;挂钩呈S型,包括内部支撑骨架以及套在支撑骨架外侧的绝缘管,挂钩的一侧挂在钢管临边的横向防护装置上,电缆放置在挂钩的另一侧弯钩内。本电缆挂钩是在支撑骨架外套绝缘管,通过绝缘管达到绝缘效果,将挂钩一侧直接挂在钢管上,电缆放置在挂钩另一侧上,从而达到牢固固定的效果,且安装和拆除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减少了工序,工人容易理解,节约工期;外套绝缘管达到绝缘、安全用电效果;本电缆挂钩的使用不增加额外材料,安装拆除过程不产生垃圾,有利绿色环保;且可以根据要求,调整安装高度统一,安装完成后效果好,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挂钩、电缆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钩工作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钩工作状态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钢管;2-横向防护装置;3-挂钩;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管临边防护用电缆挂钩,其中,所述钢管1临边设置有横向防护装置2;所述挂钩3呈S型,包括内部支撑骨架以及套在支撑骨架外侧的绝缘管,所述挂钩3的一侧挂在所述钢管1临边的横向防护装置2上,所述电缆4放置在挂钩3的另一侧弯钩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0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打蛋器
- 下一篇:物料清洗装置、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