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9573.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郝秉清;王胜;靳海燕;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清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B04C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高效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燃油锅炉和工业炉窑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是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及工业炉窑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全面提升,超细微粉尘已经成为影响粉尘排放量的重要因素。采用离心原理去除水雾包裹的超细微粉尘,能替代湿式电除尘,实现低能耗条件下降低粉尘排放量的目的。现有的采用离心原理的除尘除雾装置以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为代表,其工作原理是:含雾含尘的烟气流通过旋流子在筒体内形成漩涡,将烟气中含有的雾滴及其包裹的超细微粉尘甩到筒体壁上,雾滴及其包裹的超细微粉尘沿筒壁下排,除雾除尘后的烟气自然上升排出。采用离心原理的除尘除雾装置需要保持一定的烟气流速以保证形成离心作用的动能,进而保证装置的有效。
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由于其结构特点,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筒体为封闭式结构,通过离心作用甩到筒壁上的雾滴及其包裹的超细微粉尘只能沿筒壁下排,与上升烟气处于同一通道内,有干涉现象,也就是说已经甩到筒壁上的雾滴会被烟气流再次携带;
由于上述原因,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处理烟气流速受到了限制,一旦烟气流速超过特定值,将导致装置效率急速下滑直至失效;
由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为单级装置,不能随主机负荷变化调整通流面积,当主机负荷下降到一定比例时,装置将因为烟气流速降低而失去离心动能,进而失效—这点在工业炉窑和供热锅炉项目中严重影响了它的使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其包括有位于脱硫塔塔体顶部的上下层分布的第一层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和第二层除尘除雾装置单元;所述第一层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和第二层涡除尘除雾装置单元均为均匀间隔设置的旋流除雾器,所述旋流除雾器分为直径旋流除雾器和变径旋流除雾器;所述旋流除雾器的底部设有旋流子;所述旋流子包括有位于中部的呈圆柱形的盲板、位于外部呈圆环形的筒体以及阵列固定于盲板和筒体之间的叶轮。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所述直径旋流除雾器中,包括有位于底部的旋流子,所述旋流子的外部固定有呈正六边形的支撑托盘,支撑托盘的上方设有呈圆筒状的旋流筒体,旋流筒体的顶端设有呈圆环状的挡水环;所述旋流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排呈条状开口的散水槽。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变径旋流除雾器中,包括有位于底部的旋流子,所述旋流子的外部固定有呈正六边形的支撑托盘,支撑托盘的上方设有呈圆筒状的旋流筒体,旋流筒体的顶部设有呈圆锥形的变径筒体;所述旋流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排呈条状开口的散水槽。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所述旋流子中,叶轮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倾斜角a,所述倾斜角a的范围为45-55度;所述叶轮与圆心的夹角为径向角b,所述径向角b的范围为10-15度;相邻所述叶轮之间的夹角为叶轮夹角c,所述叶轮夹角c的范围为18-36度。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具体优化的,所述旋流子的材料为改性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在筒体壁上开设了若干条散水槽,散水槽为通孔,与烟气流径相交,被离心力甩到筒壁上的雾滴及其包裹的超细微粉尘沿散水槽被排出了筒体,杜绝了与上升烟气的干涉,避免了再次携带的可能;由于不担心烟气流对雾滴及其包裹的粉尘的二次夹带,所以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的烟气流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赋予烟气流更大的离心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雾滴及其包裹的粉尘;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采用了两级设置,并采用了不同的流速设置,一方面能以阶梯设置的流速精准地应对烟气中不同大小、不同含量的雾滴及其包裹的超细微粉尘,另一方面能在主机负荷下降的时候依然保持一定量的装置单元具有完全的除尘除雾效率。
旋流耦合高效除尘除雾装置筒体设置了散水槽,能将分离出了雾滴及其包裹的超细微粉尘导出到筒体外,避免了烟气流的干涉和再次夹带;装置采用了上下两级的设置,并设置了不同的流速以达成不同的离心力,用于适应不同大小、不同含量的雾滴及其包裹的超细微粉尘;装置采用了上下两级设置并设置了不同的流速,能在主机负荷下降的时候依然保证部分单元的除尘除雾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清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清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9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水分离器
- 下一篇:吡啶甲酸铬成品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