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溢流式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9022.7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征宇;贺卫宁;陆先镭;王耀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43211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流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着落后的收集装置,具体是一种将集于凹状坑或沟槽内的雨水导流于下水管或导流于雨水应用系统进水管的溢流式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将雨水进行收集后再加以利用,对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海绵城市建设及低影响开发(LID)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有的溢流式雨水收集装置,有罩状壳体,罩状壳体可为“︹”形或“⌒”形等,罩状壳体的下端敞口为下水口,罩状壳体壁上设有若干长条状导流孔,长条状导流孔与所述的下水口相通,罩状壳体的侧壁下端设有供连接的连接板件。图1展示的溢流式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罩状壳体1',图示的罩状壳体为“︹”形结构,罩状壳体的下端敞口为下水口,罩状壳体壁上设有若干长条状导流孔2',长条状导流孔2'与所述下水口相通,罩状壳体1'的侧壁下端设有供连接的连接板件3';图2展示了其罩状壳体为“⌒”形的溢流式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罩状壳体1',罩状壳体的下端敞口为下水口,罩状壳体壁上设有若干长条状导流孔2',长条状导流孔2'与所述下水口相通,罩状壳体1'的侧壁下端设有供连接的连接板件 3';应用时,通过所述连接板件与下水管的进水端或雨水井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现有溢流式雨水收集装置的缺陷是,应用中,树叶、杂草等杂物和较大粒径的泥砂容易通过所述的长条状导流孔2'进入而引起下水管堵塞,增加管道清除维护工作量,尤其是用于雨水应用系统时,因树叶、杂草等杂物和较大粒径的泥砂进入所引起的堵塞和淤积,不但增加雨水应用系统的管件和设备的清除维护工作量,而且影响雨水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免堵塞的溢流式雨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罩状壳体,罩状壳体的下端敞口为下水口,罩状壳体壁上设有若干长条状导流孔,长条状导流孔与所述下水口相通,所述罩状壳体的侧壁下端设有供连接的连接板件,设置可覆盖所述长条状导流孔的滤网罩,滤网罩与所述的罩状壳体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覆盖导流通道的滤网罩,一是可阻止树叶、杂草等杂物和较大粒径的泥砂进入,避免下水管或雨水应用系统的构件和设备的堵塞现象,可减少下水管和雨水应用系统的清理维护工作量,有利于下水管和雨水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被截留于凹状或沟槽式雨水坑内的树叶、杂草等杂物和泥砂便于清除;三是可改善下排雨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雨水溢流收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雨水溢流收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图3所示为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有罩状壳体1,罩状壳体1的下端敞口为下水口4,罩状壳体壁上设有若干长条状导流孔2,长条状导流孔2与所述下水口4相通,罩状壳体1的侧壁下端设有供连接的连接板件 3,设置可覆盖所述长条状导流孔2的滤网罩5,滤网罩5与所述的罩状壳体1连接;
所述滤网罩5设在所述长条状导流孔2的外侧,而覆盖所有的长条状导流孔2的外侧水流口,滤网罩5侧边下端的板体与罩状壳体1侧壁下端的连接板件3连接。
图4所示为另一种具体实施结构。
有罩状壳体1,罩状壳体1的下端敞口为下水口4,罩状壳体壁上设有若干长条状导流孔2,长条状导流孔2与所述下水口4相通,罩状壳体1的侧壁下端设有供连接的连接板件 3,设置可覆盖所述长条状导流孔2的滤网罩5,滤网罩5与所述的罩状壳体1连接;
所述滤网罩5设在所述长条状导流孔2的内侧,而覆盖所有长条状导流孔2的内侧水流口,滤网罩5侧边下端的板体与罩状壳体1侧壁下端的内壁面连接。
罩状壳体1上的长条状导流孔2的面积,以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尺寸,根据应用场所的雨水所需流量来计算与确定。
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的罩状壳体可为“︹”形或“⌒”形,也可为罩状的其它形状。为“︹”形罩状壳体时,由顶板与四周的侧板组合而成,四周的侧板上端分别与顶板连接,且相邻侧板的侧壁相互连接,侧板的下端设置连接板件3;为“⌒”形罩状壳体时,其侧壁为圆弧状结构体,圆弧状结构体侧壁的下端设置连接板件3。
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的连接板件3可通过螺栓或铰链与安装部位实现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任何变型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9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臭防落性能的地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市政用排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