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有W型导热槽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8590.5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左苹;孔强卫;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博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1/30;F24J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5 | 代理人: | 裴素艳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真空管 太阳能 溶液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溶液再生器,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嵌有W型导热槽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
背景技术
溶液除湿作为一种新型的除湿技术,可以使处理后的空气具有很低的含湿量,已经成为空气调节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溶液再生设备是溶液除湿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状况、效率与初投资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与经济性。已有的太阳能溶液再生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利用常规的太阳能集热器生产出热水,送入溶液间接加热溶液再生,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系统较为复杂,再生的效果有所降低;二是将再生器与太阳能集热器结合在一起,目前一般采用平板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平板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具有采光面积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但是由于平板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的空气对流热损失大,而且水蒸气容易凝结在玻璃盖板的内表面上,使得热效率和溶液的再生效率降低。 2013年上海理工大学申请的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专利号为201310011467.1)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将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与溶液再生器结合为一体,简化了溶液再生系统,提高了溶液再生的温度,保证了再生后溶液的浓度,而且,导热内筒内设置的多个溶液微流道使得溶液受热面积大幅增加,并大幅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溶液再生效果好,溶液在微流道的表面形成液膜,沿着溶液微流道向下流动,减少了空气的带液量和溶液损失,但是,溶液微流道呈凹面向上的月牙形,从微流道的外缘到导热内筒,截面积逐渐增大,热交换面积还是有限,不能满足溶液再生器的温度增加速度,影响了溶液再生的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交换面积大、溶液再生效果好的嵌有W型导热槽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嵌有W型导热槽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包括分液环管、集液槽、出液管和太阳能溶液再生管,所述太阳能溶液再生管包括集热管和导热内筒,所述导热内筒与集热管的内壁面紧密贴合,所述导热内筒内设有多个与所述太阳能溶液再生管轴向平行的W型溶液导热槽,所述W型溶液导热槽一端固定于所述导热内筒的内壁,其另一端通过U型薄片固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所述W型溶液导热槽的形状为W型或多个W型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溶液再生管的上端部设有分液喷头,所述分液喷头的喷液孔与所述W型溶液导热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分液喷头为圆环状,在所述圆环的上平面左右对称侧接所述分液环管。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一种嵌有W型导热槽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将导热槽设计成W型并通过U型薄片固定,大大增加了溶液受热面积,并大幅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溶液再生速度快,效果好,U型薄片固定可以防止导热槽在溶液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嵌有W型导热槽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根太阳能溶液再生管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根太阳能溶液再生管的横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分液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嵌有W型导热槽真空管型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分液环管1、框架4、集液槽5、出液管6和太阳能溶液再生管3,分液环管1设置于框架4的上端,集液槽5设置于框架4的下端,太阳能溶液再生管3平行设置于框架4内部。
所述太阳能溶液再生管3的横断面图如图3所示,包括集热管10和导热内筒8,所述导热内筒8与集热管10的内壁面紧密贴合,集热管10为直通型全玻璃真空管,本实施例中采用外径100mm,并且,集热管10的管轴与水平面的倾角为30o。
所述导热内筒8内设有多个与所述太阳能溶液再生管3轴向平行的W型溶液导热槽7,所述W型溶液导热槽7一端固定于所述导热内筒8的内壁,其另一端通过U型薄片11固定。本实施例中,导热内筒8和W型溶液导热槽7均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制作,并且在其表面喷镀防腐涂层。而且所述W型溶液导热槽7的形状为W型或多个W型的连接,大大增加了溶液受热面积,并大幅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博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博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8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