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PCB板的晶体管固定连接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8059.8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安;曾维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pcb 晶体管 固定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管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PCB板的晶体管固定连接座。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电子设备中几乎都有使用到各种晶体管,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MOS)等,而对于功率晶体管,由于是电路板上的主要发热源,需要对其进行散热或者需要与其他对热敏感的元件(如电解电容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电子设备的寿命和品质,另外针对开关电源初次级间的元器件,安规要求需要在10牛顿推力作用下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最终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目前基本上采取的方法及问题为:1.增加锁付散热片以固定晶体管不会倾斜,这种方式成本较高;2.点胶固定住晶体管,由于胶热胀冷缩系数大,且化学品具有腐蚀性,所以存在品质隐患;3.足够大的PCB空间来横躺晶体,晶体管不易散热且成本较高。
随着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和各种集成线路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显器件的效率提升,使得电子设备的整体功率不断降低和开关电源的效率不断提升,许多功率晶体管在不用额外加散热片措施的情况下已经能够保证品质和寿命了,故在上件安装时,如果再利用散热片来固定保持安全距离,浪费散热片以及锁付动作,增加成本;如果采用点胶方式,由于胶的腐蚀性和热胀冷缩问题,除了容易腐蚀到晶体管以及周边被接触到的元器件的引脚和焊锡,同时可能因为热胀冷缩导致晶体管脚锡裂等问题;而如果采用晶体管横躺的方式,不但增加PCB空间而增加成本,且不易散热可能导致晶体管温度上升而存在品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适用于PCB板的晶体管固定连接座,通过该固定连接座使得晶体管在安装时无需再利用散热片或点胶方式进行固定,并且在设计时无需再预留较大的空间让晶体管平躺安装,使得晶体管的安装成本和质量隐患都大大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PCB板的晶体管固定连接座,其包括连接座本体,所述连接座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承接晶体管本体且截面为U形的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底面对应晶体管引脚位置设有供晶体管引脚穿出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由内凹部底面贯穿连接座本体的下端面。
进一步,所述的晶体管为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或MOS管。
优选的,所述的通孔对应晶体管的引脚设有3个通孔,所述的通孔均位于连接座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其中位于中部的通孔沿连接座本体宽度方向的一端延伸有第一延伸槽,其中位于两侧的通孔分别沿其与连接座本体长度方向相近的端面延伸有第二延伸槽。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延伸槽使内凹部的一侧面中部形成敞开口。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座本体的下端面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座本体的下端面对应通孔位置设有辅助连接座本体固定在PCB板上的凸点。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座本体横向截面的边缘轮廓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所述内凹部的U形两侧壁上至少设有一对位置相对用于辅助晶体管侧面固定的紧固凸条。
优选的,所述紧固凸条的凸起高度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座本体为尼龙、聚丙烯或聚乙烯材质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连接座本体的内凹部来承接晶体管本体,令晶体管本体的引脚从连接座本体的通孔中进行穿过再将晶体管的引脚锡焊在PCB板上,通过连接座本体将晶体管竖立固定,将晶体管引脚的引出端与PCB板板面之间的间隙用连接座本体进行限位填充,取代了传统晶体管竖立安装时需要利用散热片或点胶形式的固定,不仅大大避免了因为点胶导致胶水腐蚀PCB线路的问题和采用散热片费用高昂的问题,还使得晶体管在竖立安装时能够抵抗10牛顿的推力,令PCB板在设计时直接将晶体管设计成竖立安装,而不需要预留更多的空间让晶体管平躺安装,减少了PCB板的设计面积,使得产品的成本更为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接座的其中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接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晶体管以半导体三极管为示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接座套接晶体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接座套接晶体管后,固定在PCB板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8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完全覆盖底壁的液态锂膜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燃毒物组件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