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光片、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6860.9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邓天应;林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光片、应用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应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光的叠加符合RGB(Red Green Blue,红绿蓝)三原色原理,即红、绿、蓝三色光叠加后发出白光。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通常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本身是不发光的,由背光模组提供光源,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后产生画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量子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广色域、超高画质的显示,其主要是利用量子点的发光特性,但量子点在受到光线激发后形成不带极性的散射光,导致液晶显示存在显示图像难处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偏光片,旨在使应用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易于处理,且能达到高饱和度的画质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至少一粘着剂层,所述粘着剂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
所述粘着剂层内设有多个量子棒,光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保护层、多个所述量子棒和所述第一保护层形成带有极性的偏振光。
优选地,所述量子棒包括红色量子棒、绿色量子棒或蓝色量子棒,所述红色量子棒、绿色量子棒或蓝色量子棒均匀分布于所述粘着剂层,光线穿过所述偏光片形成带有极性的偏振白光。
优选地,于所述粘着剂层中均分分布的多个量子棒形成量子棒层,该量子棒层为红色量子棒层、绿色量子棒层或蓝色量子棒层,或该量子棒层由红色量子棒层、绿色量子棒层及蓝色量子棒层中的至少两层叠加形成。
优选地,所述粘着剂层为两层,所述量子棒设置于两粘着剂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偏光片还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粘着剂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偏光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均匀设有多个量子棒。
优选地,所述量子棒为硒化镉量子棒、钙钛矿量子棒或磷化铟量子棒。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偏光片。
优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上偏光片和液晶层,液晶层设于上偏光片和偏光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偏振片中的量子棒在受到光线照射后,光线激发量子棒产生带有极性的偏振光,在应用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带有极性的偏振光依次经过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各层,使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更易于控制。
量子棒是在两个维度方向上都受到量子限域效应影响的一种一维纳米材料,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其内部的电子和空穴的运输受到限制,使得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分离的能级结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应用该具有量子棒的偏光片能实现高光效、高色域、高画质的画面显示。
进一步地,传统的量子点设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量子点距离背光模组中的光源较近,易受光源发热的影响出现受热过高、氧化、水解等导致量子点较难控制。由于偏光片位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本技术方案中将量子棒设于偏光片,使得量子棒离背光模组较远,不易受光源发热的影响,使得量子棒易于控制,且量子棒设于偏光片的粘着剂层,量子棒在与背光模组保持距离的同时能够接受到较强的光线照射,使量子棒的激发效率强,使具有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光效最佳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偏光片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偏光片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偏光片又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6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射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发光的手机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