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床上料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6690.4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亮;刘道明;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3/04 | 分类号: | B21B43/04;B21B4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上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床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床上料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厂中厚钢板生产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加热炉加热-轧机轧制-过跨冷却-收集等工艺路线,而过跨冷却所用的冷床设备在整个工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关系到产品的平直度、刮伤等质量因素,因此冷床的发展在轧钢企业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厚钢板生产线精整工序中经过矫正机矫正过后的钢板需冷却至300度以下,钢板降温主要是在冷床上冷却。冷床上料设备由上料运输辊道和上料回转机构组成,在冷床入口处设多段上料运输辊道,其最外侧辊道称称为1段辊道。当钢板通过上料辊道运输到位以后,辊道停止运行,上料回转机构将钢板运送到冷床上。运输辊道和上料回转机构采用变频调速装置驱动,辊道为成组传动,每1段辊道使用1台变频器驱动。
目前,冷床自动上料时,只能实现冷床单排布料,也就是说每排只能放置一块钢板。在单排布料时,冷床的部分区域没有用于对钢板散热,不能最有效地利用冷床的有效冷却面积。如果要实现双排自动布料,必须先人工选择,将钢板的信息输入到冷床的控制系统,但来料长度较频繁改变时无法人工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钢板单排布料时,冷床的部分区域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床上料自动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冷床上钢辊道、冷床和冷床下料辊道,冷床上钢辊道和冷床下料辊道分别安装在冷床的两侧,冷床上钢辊道均匀分为第一冷床上钢辊道和第二冷床上钢辊道,第一冷床上钢辊道和第二冷床上钢辊道的传动侧安装有第一热金属检测仪、第二热金属检测仪和第三热金属检测仪,第一热金属检测仪与第一冷床上钢辊道起始端的距离等于第二热金属检测仪与第一冷床上钢辊道和第二冷床上钢辊道分界线的距离,也等于第三热金属检测仪与第二冷床上钢辊道末端之间的距离,第一热金属检测仪、第二热金属检测仪和第三热金属检测仪上信号连接有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与工控机导线连接,工控机上连接MES系统,PLC控制系统导线连接有冷床检测接近开关,冷床下料辊道的外侧设有一对成品收集槽,成品收集槽上安装有拨钢装置,拨钢装置的外侧设有冷金属检测仪。
进一步,冷床上钢辊道向冷床倾斜,冷床向冷床下料辊道倾斜,冷床上钢辊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冷床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进一步,冷床上钢辊道和冷床之间安装有若干过渡轮盘。
进一步,过渡轮盘的个数为4个。
进一步,冷床上钢辊道为不锈钢材质的辊道,冷床上钢辊道与钢板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08~0.12。
进一步,拨钢装置与冷金属检测仪信号连接。
进一步,成品收集槽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冷金属检测仪。
进一步,成品收集槽是按照成品的不同属性划分的,成品收集车收集到的成品数量提前设定在PLC控制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切割后的钢板传递至冷床上钢辊道上,设冷床上钢辊道的总长度为L,第一冷床上钢辊道的长度为L1,第二冷床上钢辊道的长度为L2,第二热金属检测仪与第一冷床上钢辊道和第二冷床上钢辊道分界线的距离为L3,第三热金属检测仪与第二冷床上钢辊道末端的距离为L4,其中L1等于L2,L3等于L4。L4的长度设为冷床上钢辊道停止传动后,冷床上钢辊道上钢板滑行出距离的1.5倍。设冷床上钢辊道与钢板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冷床上钢辊道传动速度为V,根据S=V2/2μg,则L4=1.5*S=1.5*V2/2μ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66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