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干手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5620.7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女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女贵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干手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手器,具体是一种智能干手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干手器是一种卫浴间用于烘干双手或者吹干双手的洁具电器,是先进、理想的卫生清洁器具和设备,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器的出风口下,干手器会自动送出舒适的风,迅速使双手去湿变干。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里,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每天需要进行多次洗手,如果使用毛巾擦干就会形成交叉感染,导致就医过程中出现细菌传播,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使用干手器则可有效的防止疾病交叉感染,目前市场上的干手器大多使用555计时器作为控制元件,555的2脚容易受到电路中的干扰,从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干手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干手器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W、三极管V1、整流桥T和电容C1,所述变压器W的绕组N1的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的两端,变压器W的绕组N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容C1和风机A,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R3和整流桥T的端口1,整流桥T的端口2连接电阻R2和电容C1,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7、电阻R10、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电容C3和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11、电容C5、整流桥T的端口4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风机A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整流桥T的端口3和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4,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和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1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12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1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芯片IC2的引脚4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基极,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的型号均为LM3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2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3为光敏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干手器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利用两个光敏元件组成开关控制模块,实现智能干手控制,同时利用两级信号放大控制,提高电路的控制精度,因此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控制精准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干手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智能干手器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W、三极管V1、整流桥T和电容C1,所述变压器W的绕组N1的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的两端,变压器W的绕组N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容C1和风机A,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R3和整流桥T的端口1,整流桥T的端口2连接电阻R2和电容C1,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7、电阻R10、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电容C3和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11、电容C5、整流桥T的端口4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风机A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整流桥T的端口3和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4,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和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1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12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1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芯片IC2的引脚4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基极,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的型号均为LM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女贵,未经林女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5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