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拉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4919.0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9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陈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海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9/00 | 分类号: | B21C9/00;B21F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6 | 代理人: | 张会娟 |
地址: | 215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拉丝机,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润滑装置的钢丝拉丝机。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能耗相对较高的金属制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降耗压力,因此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金属制品的产量成为金属制品行业的运营要点。
钢丝拉丝产业中,提高拉丝机的拉丝效率是降低钢丝拉丝产业能耗的有效手段。在钢丝拉丝过程中,由于钢丝与拉丝机的模孔之间相互摩擦滑动,导致拉丝机和钢丝之间产生大量的热,致使钢丝拉丝过程中的能耗升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润滑材料润滑钢丝表面,以减少钢丝与拉丝机之间的摩擦,进一步达到经低能耗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干式拉丝机的钢丝拉丝过程中,钢丝拉丝形变位置处的温度可升至500℃,而用于干式拉丝机中的润滑粉通常在温度高于200℃时即发生软化,软化后附着在钢丝表面的润滑粉在通过拉丝模具时会附着在拉丝模具的表面,使得润滑粉失去润滑效果,从而降低干式拉丝机的拉丝效率。
同时,钢丝拉丝机停机降温后,附着在拉丝模具表面的软化后的润滑粉将再次发生板结,致使拉丝模具的表面形成不规则凸起,影响钢丝拉丝机再次运行时的拉丝效果,一方面致使钢丝拉丝机的拉丝效率降低,另一方面造成钢丝拉丝能耗的提升。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现有钢丝拉丝企业急需解决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拉丝机,该钢丝拉丝机可有效提高润滑粉的附着效果,提高钢丝拉丝机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拉丝机,包括主机、位于主机前端的拉丝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机尾端的牵引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拉丝机构及所述牵引机构之间的矫直机构;所述主机设有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丝孔,所述拉丝机构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交叉排布的多个拉丝轮;其中,所述钢丝拉丝机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进丝孔和所述拉丝机构之间的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贴近所述进丝孔端的进丝口、靠近所述拉丝机构设置的出丝口以及设置在所述进丝口及所述出丝口之间的用于盛放润滑粉的润滑盒体,所述润滑盒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呼吸阀,所述进风口通过气动阀及压缩气管与所述钢丝拉丝机外部的压缩气罐相连,以向润滑盒体内导入压缩气体带动润滑粉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装置经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随钢丝的拉丝方向进行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丝孔、进丝口以及出丝口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盒体还设置有第一润滑腔及位于所述第一润滑腔下部的第二润滑腔,所述第一润滑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润滑腔,所述进风口贯通所述第一润滑腔的腔壁,且开设在靠近所述进丝口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丝口与所述出丝口处设置有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成喇叭状设置且沿钢丝的运行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丝轮呈圆柱状设置,且所述拉丝轮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以容纳待拉伸的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拉丝轮的弧形凹槽的中心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平行设置的固定架、上下对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两个牵引轮,所述每个牵引轮上对应开设有半圆形的牵引槽,以容纳拉丝后的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上半部还开设有滑槽,位于上方的上牵引轮通过轴承架固定在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位于下方的下牵引轮通过轴承架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下牵引轮不能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钢丝拉丝机,通过对盛放润滑粉的润滑装置的形式及安装位置进行设置,使润滑装置内的润滑粉可均匀的附着在钢丝表面,同时进风口的设置可防止润滑装置内润滑粉软化、板结,同时可降低通过润滑装置的钢丝的表面温度,提升钢丝拉丝机的拉丝效率,降低钢丝拉丝过程中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丝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海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海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4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可调谐滤波器的光交换阵列
- 下一篇:一种铝大拉机组蓄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