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及LED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4323.0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8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良;范建根;刘咏;匡仁军;李森俊;付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张乐乐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箱体 之间 连接 装置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及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以LED为光源制作的LED显示屏也被人们所广泛应用,例如采用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对于有些特定的场合,往往需要设置大面积的LED显示屏才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种大面积的LED显示屏是由若干个LED灯板拼装而成。
在LED显示屏中,LED灯板需与箱体内的转接板相连接,转接板将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给灯板,以在LED灯板上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现有LED灯板与箱体内转接板之间采用线缆或板对板插座连接方式。其中,线缆连接方式需要在箱体和LED灯板上设置数据信号线缆以及电源信号线缆,当LED灯板设置多的情况下,数据信号线缆与电源信号线缆容易出现互相交织的现象,使得箱体内线缆杂乱无章,不便于后续LED显示屏的检修工作;采用板对板插座连接方式时,插座上的插针与插孔容易出现盲插的现象,使LED显示屏安装和后续的全前维护过程变得困难。
另外,LED显示屏中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开口上,在后续维修箱体内部件或更换LED灯板时,需要经常将灯板从箱体上先拆卸下再安装上去,在拆卸或安装螺丝过程中,增加了LED灯板的损坏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线缆杂乱无章,以及LED灯板与转接板插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盲插的现象,不便于前维修进行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
吸附组件,用于将灯板以磁吸方式吸附在箱体的开口上;
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灯板与所述箱体内转接板形成非导线的接触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灯板内侧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电极接触点,以及一一对应于所述电极接触点设置在所述转接板朝向所述灯板一侧表面上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采用导体材料制成且朝向所述灯板方向延伸,其具有在所述灯板安装到位后,与所述电极接触点弹性接触的导通状态。
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弹性部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且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安装内腔的基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伸出所述安装内腔的针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基座底部内表面和所述针头上,其给所述针头施加朝向所述灯板一侧的预紧力;
所述吸附组件给所述灯板的吸附力大于所述弹性体的极限弹力。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针头具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内侧壁面上的连接部,以及成型在所述连接部上且经所述基座开口向外伸出的头部。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安装内腔连通的腔体,所述弹性体伸入该所述腔体内且抵靠在 所述头部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头部朝向安装内腔的一侧端面呈倾斜面,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倾斜面上。
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或弹片,所述弹簧或弹片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层由导体材料形成的导电层。
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组件。
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磁吸附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朝向灯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磁体,和设置在所述灯板内侧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磁体一一对应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互面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磁体为磁铁,所述第二磁体为磁吸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包括
所述箱体,具有内腔及将所述内腔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至少一块灯板;
上述的任一LED灯板与箱体之间的连接装置,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用于将所述灯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开口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4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翻转公交线路显示牌系统
- 下一篇:任意可裁剪的灯条及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