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铝混合防撞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33796.9 | 申请日: | 2017-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原车辆技术研发(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防撞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梁,特别一种钢铝混合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前后防撞梁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汽车在发生低速碰撞时(一般是15KM/h以下),吸能盒被压溃而吸收能量,从而可以避免撞击力对车身前后重量的伤害,降低维修成本;在高速偏置碰撞中,汽车防撞梁可以有效的将撞击力通过前纵梁对保护翼子板,散热器,发动机罩和灯具等部件起着一定作用,后横梁则可以减少行李舱,尾门,后灯具等部件的伤害。
在现有汽车技术中,汽车车身防撞梁本体和吸能盒大多数采用焊接的方式,
大多采用钢质等等的材料,而且尺寸又相对较大,使得防撞梁不能实现车身轻量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铝混合防撞梁结构,保证前后防撞梁系统的能够顺利安装并且完成车身轻量化的同时,使防撞梁结构整体强度得到合理的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铝混合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及其一侧安装的吸能盒;所述防撞梁本体为整体形成弧度的铝方管,所述吸能盒为三面成型的钢管,一端与防撞梁本体的弧形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固定车辆的安装部。
优选的,所述吸能盒为两个,对称安装在防撞梁本体弧形内侧两端。
优选的,所述铝方管的内腔设置有加强筋,将内腔分割成若干梯形腔或三角形腔。
优选的,所述铝方管采用铝合金挤出成型工艺制作的6063t5铝方管,铝方管还采用铝合金拉弯成型工艺形成弧度。
优选的,所述吸能盒为三面成型的DC03钢管,采用钢板冲压工艺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钢铝混合防撞梁结构,加工工艺简单、重量轻、强度好、装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防撞梁机构的一些实施范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铝混合防撞梁结构的总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本体的结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钢铝混合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1及其一侧安装的两个吸能盒2;所述防撞梁本体1为整体形成弧度的铝方管,两个吸能盒2对称安装在防撞梁本体1弧形内侧两端。所述吸能盒2为三面成型的钢管,一端与防撞梁本体1的弧形内侧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固定车辆的安装部21。
如图1和2所示,所述铝方管的内腔设置有加强筋11,将内腔分割成若干梯形腔或三角形腔,加强防撞梁本体的强度。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对防撞梁本体结构进行了加强改型,防撞梁本体和两侧吸能盒的连接均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在保证能够顺利安装的同时,并且优化了结构节省了一部分空间,保证了汽车防撞梁要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强度和刚度要分配均匀。所述的机构分别采用铝材质和钢材质,减轻了机构的重量,实现了轻量化的目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铝方管采用铝合金挤出成型工艺制作的6063t5铝方管,铝方管还采用铝合金拉弯成型工艺形成弧度。所述吸能盒采用DC03钢板冲压工艺三面成型。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原车辆技术研发(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理原车辆技术研发(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3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警示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商用车尾灯支架集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