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燃气报警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3439.2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1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张敏;吴彤;沐瑞;丁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片机 燃气 报警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使用监测装置,具体的说是一套基于STC89C52单片机在燃气泄漏时能实现报警信息传输并且自动关闭气阀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气体探测方面,市场上有很多的气体泄漏探测报警器,且探测灵敏,能够探测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多种易燃有毒气体。另一方面,在控制阀门上,已经可以实现先探测后反应的技术,即当气体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控制气体的阀门能够关闭气阀,阻断气体的泄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相关危险气体时,不规范的操作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外在因素作用下,即使在能够关闭气阀的条件下,往往还是发生各种想象不到的意外事件,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送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使用者或户主不在现场时,发生危险情况时,第一时间无法知晓具体的情况,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意外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燃气报警处理装置,以期能实时探测气体的泄漏并及时关闭阀门,同时发送报警信息给户主,从而保证燃气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燃气报警处理装置的特点包括:气体检测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GSM信息发送模块、电磁阀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电磁阀门控制模块由常闭式电磁阀和继电器构成;
所述气体检测模块为MQ-2气体检测器,所述MQ-2气体检测器实时检测空气中泄漏的燃气浓度,并通过引脚的电平信号传给单片机处理模块;
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根据所接收的MQ-2气体检测器传来的电平信号,驱动GSM信息发送模块发送报警短信给移动端,同时,驱动所述继电器断开所述常闭式电磁阀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燃气报警处理装置的特点也在于,所述MQ-2气体检测器的VCC和GND分别接入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的工作电压使其通电;
所述MQ-2气体检测器的AD引脚为模拟量输出引脚,并与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的p1.0引脚相连,用于传输所述燃气浓度所对应的电平信号;当所述AD引脚为高电平时,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通过p1.0引脚控制所述继电器断电,从而使得所述常闭式电磁阀闭合;
所述MQ-2气体检测器的DO引脚与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的p3.4引脚相连,当所述DO引脚为低电平时,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的p3.4引脚驱动所述GSM信息发送模块发送报警短信。
所述GSM信息发送模块的RXD接收数据引脚与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的p3.0引脚相连,用于接收报警短信的发送指令和内容;
所述GSM信息发送模块的TXD发送数据引脚与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的p3.1引脚相连,用于反馈报警短信的发送状态;所述发送状态通过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上的4个LED灯来显示,其中,LED1表示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正发送报警短信到所述GSM信息发送模块;LED2表示所述GSM信息发送模块收到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发送来的报警短信;LED3表示SIM卡注册到基站;LED4表示报警短信发送成功。
所述常闭式电磁阀的输出为DC24V-3.5A,输入直接接入家庭的240V-50HZ的交流电的变压器,使得所述常闭式电磁阀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功耗小、实用性强、应用面广,通过气体检测模块能做到实时检测,并通过GSM信息发送模块能及时的传送报警信息,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危险情况,又能通过电磁阀阀门控制模块及时的自动关闭气体气阀,避免了气体持续泄漏,从而具有双重保险措施,达到了实时监控燃气使用并能有效处理突发情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气报警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燃气报警处理装置是采用MQ-2探测,单片机处理,TC-35 GSM与电磁阀反应的装置,主要应用在智能家居的燃气安全防护使用中,其组成包括:气体检测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GSM信息发送模块、电磁阀阀门控制模块;电磁阀门控制模块由常闭式电磁阀和继电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3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监控信号处理器
- 下一篇:联锁信息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