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建设用压路机的填充式结构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2488.4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成标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2742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建设 压路机 填充 结构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公路建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建设用压路机的填充式结构横梁。
背景技术
通常振动压路机的重量分配主要有 3 种形式,即前重后轻、重量相等、前轻后重。在同等整机重量、振动频率、振幅和柴油机功率的情况下,第一种主要优点是由于前车架分配了较多的重量,因而振动轮对路面的线压力较大,压实效果好,压实效率高,但驱动性降低;第三种方案主要优点是驱动性好,爬坡能力强,但由于线压力降低,压实效率和效果就会受到一定影响。第二种方案介于两者之间,整体比较均衡。对于双驱动压路机,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案,对于单驱动压路机一般采用后两种方案。因此,通过采用不同重量的前、后横梁,能够起到合理分配压路机前、后机身重量的作用。目前,许多企业所产的压路机产品(特别是大吨位压路机)为达到前车架重量的要求,前、后横梁采用厚板结构或用铸钢件加工而成,两侧板也采用厚钢板以获得较大的前车架重量,从而满足整机的重量分配要求。
但由于钢材价格较高(而厚板价格更高),上述结构的横梁成本就会较高,不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满足前后横梁连接强度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的填充式结构横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建设用压路机的填充式结构横梁,包括横梁和焊接板,所述横梁包括了两个端板和横梁体,所述两个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体的两端,所述横梁体包括了板、弯板和筋板,所述板连接在所述的两个端板之间,所述弯板架设在所述板上并且由所述板和弯板构成一梯形空腔,所述筋板焊接在所述板的表面并且位于所述梯形空腔中;
所述焊接板的表面固定着两块定位板,所述的两块定位板间隔设置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焊接板的两端,在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若干螺栓,所述端板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在所述焊接板的表面还设置了可调定位销,所述板通过可调定位销固定在所述焊接板上,在所述焊接板的两侧均设置了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用于调整所述板与所述端板之间的相互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筋板共有三根,分别焊接在所述板的左侧、右侧和正中,且所述的三根筋板相互等间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定位板上开设了若干通孔,在所述端板上也开设了若干通孔,并且所述定位板上的通孔与所述端板上的通孔一一正对,所述螺栓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弯板包括了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板平行,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此结构填充式横梁可以实现横梁的通用性,满足同系列不同吨位车辆的需要,且可以方便地实现不同的配重要求,极大地降低钢材使用量,且对整车的使用效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路建设用压路机的填充式结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梁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梁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公路建设用压路机的填充式结构横梁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公路建设用压路机的填充式结构横梁,包括横梁和焊接板1,横梁包括了两个端板2和横梁体3,两个端板分别固定在横梁体的两端,横梁体包括了板31、弯板32和筋板33,板连接在两个端板之间,弯板架设在板上并且由板和弯板构成一梯形空腔,具体的,弯板包括了顶板和侧板,顶板与板相互平行,侧板连接在顶板的两侧与板的两侧之间,顶板的宽度要窄于板,由此从侧面看,弯板与板形成了一个梯形的横截面。
筋板33共有三根,分别焊接在板的左侧、中间和右侧,且整体位于所述梯形空腔中;筋板的作用类似于加强筋,是为了提高整块板的硬度,防止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板受到正面的冲击而造成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成标,未经马成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2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