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鸟网水面跟随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1500.X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伟;刘奎;苗志强;李剑;张旭波;孟繁浪;候树超;崔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伟;刘奎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鸟网 水面 跟随 自动化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鸟网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鸟网水面跟随自动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南水北调作为我国战略性水利工程,肩负着北方多省市生活用水的重担。无论是在施工还是在后期运营过程中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近几年的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鸟类可能对沿线各闸站造成严重的运营事故。由于闸室内温度较高且少风,鸟类极易选择其为巢穴,在此繁衍。这对闸室内的机械、电气设备的运营带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也加大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由于南水北调所有闸站皆在室内,又常年闭窗。故鸟类最易进入的入口在出水口。现行的防鸟网是在出水口检修闸室内挂上一排排固定长度的铁链。但由于南水北调常年水位不固定;水位低时,铁链长度不够,留下空隙让鸟类有机可趁;水位高时,铁链长度又过长,极易被水流冲脱,起不到防鸟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了水位高低变化时,原有防鸟网可能出现的漏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鸟网水面跟随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水位高低进行自动调节的防鸟网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鸟网水面跟随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防鸟网、升降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一操作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卷筒以及给卷筒提供动力的电机,卷筒的两侧下方固定有导用于给防鸟网导向的导轨,防鸟网的上端固定在卷筒的两端;所述卷筒固定在闸室口顶端的上方,所述导轨安装在闸室口顶端的下方两侧;
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水位信息的超声波水位计和用于采集防鸟网升降信息的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水位计和升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鸟网上部为均匀排列的矩形格,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每个矩形格的宽度≤1cm;所述防鸟网底部为细密网格,采用软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采用IEC61131-3可编程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超声波水位计采用超声波物位变送器,安装在防鸟网闸室口里侧的顶端。
进一步,所述升降传感器安装在防鸟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根据水位高低进行自动调节的防鸟网的高度,全线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谅框图;
图3是防鸟网上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鸟网下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筒,2、防鸟网,3、导轨,4、电机,5、升降传感器,6、超声波水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鸟网水面跟随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防鸟网2、升降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一操作装置。
升降装置包括卷筒1以及给卷筒1提供动力的电机4,卷筒4的两侧下方固定有导用于给防鸟网2导向的导轨,防鸟网的上端固定在卷筒的两端;所述卷筒固定在闸室口顶端的上方,所述导轨安装在闸室口顶端的下方两侧。其中电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机、安装于距离水面约3m左右,保证其不受水汽侵害;卷筒采用优质钢材,最大承重不小于600kg。
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水位信息的超声波水位计和用于采集防鸟网升降信息的传感器;超声波水位计和升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如图3所示,防鸟网上部为均匀排列的矩形格,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每个矩形格的宽度≤1cm;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防鸟网的刚性,同时使其拥有可折叠的特性,有效保证鸟类无法通过间隙进入闸室。
如图4所示,防鸟网底部为细密网格,采用软材料制作,最大程度的防止水流来回冲刷造成的损坏。
控制器采用IEC61131-3可编程控制器集成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点,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248路数字量I/O点或35路模拟量I/O点。此外还具有13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2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IEC61131-3可编程控制器I/O端子排可很容易地整体拆卸,用于较高要求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多的输入/输出点,更强的模块扩展能力,更快的运行速度和功能更强的内部集成特殊功能,可完全适应于一些复杂的中小型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伟;刘奎,未经朱志伟;刘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1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机界面测试用可移动平面光源
- 下一篇:BIPV单轴跟踪组合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