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浆箱压力变送器自动切换与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1423.8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桂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12 | 分类号: | G01L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5232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浆箱 压力变送器 自动 切换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涉及流浆箱压力变送器自动切换与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流浆箱是现代纸机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和性能对纸页的形成和纸张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造纸工段上浆系统中,冲浆泵变频转速是由流浆箱压力调控,在流浆箱上合适位置的取点装有压力变送器检测浆位压力,当到压力变送器出现故障或者问题时,将会直接影响压力的检测,导致冲浆泵频率产生变化,对造纸正常生产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
申请公开号CN201390916,申请公开日2010-01-27,名称为《一种高浓稀释水流浆箱》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稀释水流浆箱,包括布浆管和箱体,箱体的一端设有由上唇板和下唇板组成的纸浆出口,箱体的另一端通过支管与布浆管连通,进浆管沿纸浆的流向方向呈逐渐缩小的锥形,支管上连接有稀释水管路,稀释水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阀,箱体内设有混合室,混合室的出口端与纸浆出口相通。自冲浆泵冲来的纸浆进入布浆管,布浆管上安装有多个支管,进入各支管的纸浆压力一致,通过稀释水管路向各支管内注入稀释水,调节各点稀释水量的大小,可以控制浆板横幅定量使之均匀一致。纸浆进入混合室充分混合后产生足够的微湍动,利用剪切效应减少了浆料絮聚, 不但能上较高浓度的浆流,还便于纸浆以相应的流速均匀喷射入夹网成型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公开流浆箱压力变送器自动切换与报警系统,通过流浆箱左边传动侧和右边操作侧分别装有一个压力变送器,传动侧和操作侧两个压力变送器向分布式控制系统输入模拟信号,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内部模块能够检测压力变送器是否发送故障,当存在故障时实现自动切换与报警功能。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流浆箱压力变送器自动切换与报警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流浆箱压力变送器自动切换与报警系统,包括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安装在流浆箱左边传动侧,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安装在流浆箱右边操作侧,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第二压力变送器将模拟信号发送到分布式控制系统,所述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模块、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模块、第一压力显示模块、第二压力显示模块、手动切换模块、控制模块、对比模块和偏差报警模块,所述分布式控制系统向PID控制器发送数字信号,所述PID控制器向变频转速机发送一个模拟量,所述变频转速机连接流浆箱的冲浆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连接第一压力显示模块和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连接第二压力显示模块和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模块,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模块、第二压力变 送器检测模块与手动切换模块通过内部逻辑判断向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PID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还连接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输出端连接偏差报警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流浆箱压力变送器自动切换与报警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流浆箱压力变送器自动切换与报警系统的系统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1、第一压力变送器;12、第二压力变送器;21、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模块;22、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模块;23、第一压力显示模块;24、第二压力显示模块;25、手动切换模块;26、控制模块;27、对比模块;28、偏差报警模块;3、PID控制器;4、变频转速机;5、冲浆泵;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1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