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缩网笼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0951.1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4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孔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孔枝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或者捕虾、捕蟹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收缩的网笼。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虾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域,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螃蟹、虾的灵活性高,难以徒手捕捉,一般采用捕捞笼进行捕捉。在捕捞笼内放入诱饵后投入到水中,等待螃蟹、虾入笼后再捞笼收货。
现有的网笼一般都是固定结构,无法收缩的,很占空间,不方便携带和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捕捞装置占空间、不方便携带和运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收缩的网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缩网笼,包括骨架,骨架上装设有尼龙网,所述骨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螺旋形支架;所述上支撑架或者下支撑架上设有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一端套紧在所述上支撑架或者下支撑架上,另一端连接有具有弹性的横放的“U”形锁紧结构。这样另外一个支撑架卡在横放的“U”形锁紧结构时,就能够收缩网笼。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网上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安装有收紧绳,所述收紧绳通过尼龙线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钩在所述骨架上。这样设计可以收缩进口,防止猎物逃走。
进一步的,所述可收缩网笼设有至少一个进口,所述进口呈锥形。这样猎物进入网笼后就无法逃走。
进一步的,所述可收缩网笼内设有饵料槽。饵料槽用来装饵料。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收缩网笼通过在骨架上设置具有弹性螺旋形的支架,就可以让该网笼起到可收缩的效果,另外,通过锁紧结构的设置,可以在收起网笼后固定起来,防止反弹;而且,进口处增加了收紧绳,收紧绳通过挂钩挂在骨架上,能够有效防止猎物从出口逃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可收缩网笼,包括骨架,骨架上装设有尼龙网(图中为画出),骨架包括上支撑101架和下支撑架102,上支撑101架和下支撑架102之间焊接有具有弹性的螺旋形支架103;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旋形支架103采用具有弹性的钢筋制成,其效果类似于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架102上安装有两个锁紧装置2,该锁紧装置2一端套紧在下支撑架102上,另一端连接有具有弹性的横放的“U”形锁紧结构。这样下压骨架时,螺旋形支架103收缩,上支撑架就卡在横放的“U”形锁紧结构,就能够收缩网笼。该锁紧装置也可以安装在上支撑架101上,这样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进一步的,尼龙网上设有出口,出口安装有收紧绳3,收紧绳3通过尼龙线连接有挂钩4,在本实施例中,挂钩4钩在下支撑架102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挂在骨架1的其他位置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只要能够收缩进口,防止猎物逃走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可收缩网笼设有三个进口5,进口5呈锥形。这样猎物进入网笼后就无法逃走。
另外,可收缩网笼内设有饵料槽6。饵料槽6用来装饵料。
上支撑架101上还安装有悬挂线7,在使用该网笼的时候,可以通过悬挂线将该网笼悬挂在固定桩或者固定线上,防止被风浪吹走。
该可收缩网笼通过在骨架上设置具有弹性螺旋形的支架,就可以让该网笼起到可收缩的效果,另外,通过锁紧结构的设置,可以在收起网笼后固定起来,防止反弹;而且,进口处增加了收紧绳,收紧绳通过挂钩挂在骨架上,能够有效防止猎物从出口逃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孔枝,未经沈孔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0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