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乙烷储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0852.3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华;江晓飞;胡菁;徐俊平;方卉君;范素珍;许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乙烷储罐。
背景技术
现有氯乙烷制备过程普遍采用气相氯化氢与乙醇合成氯乙烷,气相法产生的氯乙烷气体需冷凝器冷凝后进入液体贮罐储存,但氯乙烷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还带有一定的温度,若直接进入下一个工序,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需要一种带冷却功能的贮罐,并且贮罐使用时间一长,会有一些经酸碱中和后余下的残渣残液,但这些残渣残液会粘附在贮罐中不易排出,清洗变得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氯乙烷储罐,通过将罐体内壁底部设计成斜坡结构,在斜坡的底部设置出料管,出料管由通水管与冷却套内部连通,冷却套内部由支板隔成回路,使得本实用新型带有冷却功能,出料干净,残渣残液清洗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乙烷储罐,包括罐体、连接在罐体外侧的冷却套和连接在冷却套下部的支脚,所述罐体的内壁底部两端高中间低,罐体内壁最低处设有出料管,罐体的上部设有进料管,所述冷却套与罐体之间设置支板,支板交错连接在冷却套内壁的两侧形成迂回空间,所述冷却套底部设有通孔,冷却套下部设有入水口、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料管穿过通孔,出料口外壁与通孔密封连接。支板用于支撑罐体和形成回路,冷却水能在回路中流动,而流动的冷却水冷却效果更佳,有利于提升冷却效果;罐体的内壁底部两端高中间低,有利于出料更加干净,且经酸碱中和后余下的残渣残液容易汇聚到出料管处,方便清洗。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套与罐体密封连接,所述支板的上端连接罐体的外壁。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料管的上部设有通水管,下部设有出料阀,所述通水管设置在冷却套内,冷却套中的冷却水能通过通水管进入罐体内,从而利用冷却水对罐体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通水管的中部设有水阀,水阀包括阀体和开关把手,所述开关把手设置在冷却套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罐体底部采用倾斜设计,出料干净,酸碱中和后的残余也容易汇聚到出料管,方便集中清洗。
(2)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套内为回路空间,冷却水从下部的入水口排入,从上部的出水口排出,形成迂回水流,增强冷却效果。
(3)本实用新型冷却套中的冷却水能经过通水阀进入到罐体中,直接对罐体进行清洗,能反复冲刷罐体底部,清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套2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罐体1,冷却套2,支脚3,出料管4,进料管5,支板6,通孔7,入水口8,出水口9,通水管10,出料阀11,水阀12,阀体13,开关把手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氯乙烷储罐,包括罐体1、连接在罐体1外侧的冷却套2和连接在冷却套2下部的支脚3,所述罐体1的内壁底部两端高中间低,罐体1的内壁最低处设有出料管4,罐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管5,所述冷却套2与罐体1之间设置支板6,支板6交错连接在冷却套2内壁的两侧形成迂回空间,所述冷却套2底部设有通孔7,冷却套2下部设有入水口8、上部设有出水口9,所述出料管4穿过通孔7,出料管4外壁与通孔7密封连接。
所述冷却套2与罐体1密封连接,所述支板6的上端连接罐体1的外壁。
所述出料管4的上部设有通水管10,下部设有出料阀11,所述通水管10设置在冷却套2内。
所述通水管10中部设有水阀12,水阀12包括阀体13和开关把手14,所述开关把手14设置在冷却套2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冷却水从入水口8注入从出水口9流出带走热量,从而对罐体1中的氯乙烷进行冷却;空罐体1进行清洗时,将出料阀11关闭,然后将通水管10打开使得冷却水进入到罐体1内,最后打开出料阀11让冷却水流出,重复此操作对罐体1进行反复冲刷。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0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