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机喷嘴结构与3D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29120.2 | 申请日: | 2017-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潇;严明;张则焕;陈鹏;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209;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喷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嘴结构,以及应用该喷嘴结构的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为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其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金属粉末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对于塑胶类粘合材料而言,其需要经过加热融化才能从打印设备上的喷嘴中喷出,基于此,现有技术中的喷嘴多数通过管道与驱动装置连接,管道通常为金属管,以便于传递来自加热装置的热量,柔性丝材穿插在管道内,并可在上料机构的驱动下在管道内沿喷嘴的方向运动,当运动至加热装置处融化,然而此种方式存在缺陷:由于金属管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使得整个金属管通道过热,故加热装置以上的柔性丝材都会过于软化,从而导致丝材无法顺利的金属管内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机喷嘴结构,以及应用该喷嘴结构的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D打印机喷嘴结构,包括喷嘴、加热装置与驱动装置,喷嘴至驱动装置之间设有进料通道,加热装置对进料通道内的打印材料进行加热,加热装置至驱动装置之间的进料通道包括隔热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还包括隔热管,加热装置内设有流道,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喷嘴、隔热管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喷嘴与流道之间,以及隔热管与流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流道的内表面设有螺纹,喷嘴上设有一插接端,隔热管的端部与插接端上均设有螺纹,二者分别旋入流道的两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隔热管和导热管,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喷嘴、隔热管连通,加热装置与导热管导热接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加热装置上设有通孔,导热管插接在通孔内,其外壁与通孔的孔壁贴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驱动装置包括基座、电机、驱动轮与从动轮,电机固定在基座上,其驱动轴与主动轮固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供打印材料通过的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基座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与进料通道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隔热管由PEEK制成。
一种3D打印机,包括上述的3D打印机喷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加热装置与驱动装置之间设置隔热通道,保证加热装置与驱动装置之间的丝材温度始终处于玻璃转化温度以下,进而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避免因丝材过于软化而出现堵塞通道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与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3D打印机喷嘴结构包括喷嘴100、加热装置200、隔热管300、基座400、电机500、主动轮600与从动轮700,其中基座400、电机500、主动轮600与从动轮700组成驱动打印材料(如丝材)运动的驱动装置。
电机500固定在基座400之上,其驱动轴与主动轮600固接,从动轮700位于主动轮600的一侧,二者之间具有供打印材料通过的间隙。随着电机500的转动,丝材则可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朝喷嘴100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丝材的上料。优选的,基座400的底部设有出料孔401,丝材从出料孔401进入隔热管30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9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线材挤出机装置
- 下一篇:透明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