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盘密码锁加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7442.3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9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侠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9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码锁 加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密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U盘密码锁加密结构。
背景技术
加密U盘是指对U盘内容有加解密保护功能的U盘。现在市面上的加密U盘主要有三类:A.假加密,仅仅是隐藏文件,设个密码,仅仅验证身份,实际存储内容没有任何变化。B.软加密,内置或附带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密,一般用AES,也可分加密区及非加密区。C.硬件加密,内置硬件加密,透明加密,无形之中,完成加密,读取时验证,有的具有一些特殊功能,例如将加密应用于硬盘,插上U盘显示明码,拔下显示就是加密信息。
市面上的加密U盘主要有三类:
假加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加密,可以通过密码破解工具或者把flash装到其他的PCB板上就可以读出原来U盘上的文件,安全性差。
软加密是指通过内置或附带软件,对U盘内容进行加密,一般采用AES算法,可以杜绝假加密中可以通过密码破解工具或者把flash装到其他的PCB板上就可以读出原来U盘上的文件缺点,但是由于加密过程在PC端完成,仍然存在一定被截获的安全隐患。
硬件加密是指通过U盘内部的控制芯片加密,能够实现实时加密,整个加密过程在U盘内部完成,整个加密U盘黑盒化,此方法的优点是安全级别高,但是缺点是需要专门的硬件加解密芯片进行加密,加解密速度要达到25MB/S以上,硬件成本比软加密略高。
采用硬件加密技术的U盘安全性最高,需通过物理方法实现加解密功能,目前市分两大类:
指纹加密U盘;内置指纹采集/识别器,每个人的指纹都是唯一的且终生不变。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从而验证他的真实身份,通过此方法来实现数据的加密、解密功能。
优点是安全级别极高,加/解密速度快;缺点是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指纹特征少,难成像。
按键加密U盘;内置物理数字/字母按键,通过手工输入预先设定好的密码来实现加密/解密功能,密码保存在加密芯片中,可以实现脱离电脑加解数据,同时支持多个帐户(管理员、普通用户)、多种权限(读写、只读)等功能。
优点是安全级别级高,同样能够实时加/解密数据。缺点是必须时刻牢记密码,因为一但忘记密码,无法通过其它方法重新获取数据。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加密U盘按键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且不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盘密码锁加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盘密码锁加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密码锁加密结构包括:
一用于保护密码锁内部结构的铝合金密码主体;
一设置在所述铝合金密码主体内、用于信号接收、处理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一按键触动电路;
一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与按键触动电路相贴合的硅胶按键;
所述硅胶按键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与按键触动电路相配合、当按下硅胶按键后、使按键触动电路部分导通的电触点;
所述硅胶按键上方设有一与所述硅胶按键相配合连接、且与所述铝合金密码主体相卡接的铝合金片。
优选为,所述铝合金片上设有一与线路板相连接的指示灯组件。
优选为,所述指示灯组件包括:
一显示U盘加密状态的加密显示灯;
以及一显示U盘解密状态的解密显示灯。
优选为,所述U盘密码锁加密结构的结构连接处、电连接处分别采用树脂封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用于保护密码锁内部结构的铝合金密码主体;一设置在所述铝合金密码主体内、用于信号接收、处理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一按键触动电路;一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与按键触动电路相贴合的硅胶按键;所述硅胶按键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与按键触动电路相配合、当按下硅胶按键后、使按键触动电路部分导通的电触点;所述硅胶按键上方设有一与所述硅胶按键相配合连接、且与所述铝合金密码主体相卡接的铝合金片,采用以上设计,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防水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侠,未经李广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7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源灯智能卡
- 下一篇:一种用于U盘的加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