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雾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5563.4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璞;张诚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00;F03G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黄小梧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防雾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防雾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压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在这种天气下骑自行车出行会影响人们健康;大多数人采取戴口罩方式防霾,口罩方式使骑行者呼吸受阻,特别是快速骑行时,对于戴眼镜的骑行者而言,口罩方式产生的水雾会模糊视线,影响骑行者的安全。现有的自行车防雾霾技术中,CN201420695313.9公开了一种能够固定于自行车把手支座上的自行车车载空气净化器,通过内置电池带动净离子喷射装置对通过净化器风扇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起到过滤雾霾、净化空气的作用;CN201410603912.8公开了一种能过滤雾霾的电动自行车,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雾霾,并由面罩将过滤后的纯净空气输送给骑行者。然而,在骑行过程中利用电池过滤雾霾效率不高,利用面罩输送空气会影响骑行者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自行车自身动力驱动的油压式空气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防雾霾装置,该装置安装于自行车上,包括安装在自行车后车轮支架上的动力装置、过滤装置、油箱和佩戴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和过滤装置分别通过一油管和油箱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一油管和过滤装置相连接,过滤装置通过一通气管与佩戴装置相连接;
所述油箱包括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出油口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进油口与过滤装置相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摩擦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曲柄、第一活塞,所述摩擦轮与自行车后轮毂外缘接触,摩擦轮的中心处与第一轴承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轴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壳体并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锥齿轮的中心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互垂直,第二锥齿轮和曲柄分别位于第二轴承的两个端部,曲柄通过一连接杆与第一活塞相连接,第一活塞与壳体底部构成第一空腔,将第一空腔内填充油介质,壳体底部设有第一进油单向阀和第一出油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油单向阀通过油管和油箱的出油口相连接,第一出油单向阀通过油管和过滤装置相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用于通过动力装置不断向过滤装置内输入油介质导致过滤装置内产生负压吸入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过滤层将空气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空气输入到佩戴装置中;
所述佩戴装置用于佩戴在骑自行车的人体面部,使人体能够吸入过滤后的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部分布有多个进气孔并铺有过滤层,且开设有第二出气单向阀和第二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孔与第二进气单向阀相连通,第二出气单向阀与佩戴装置相连接,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部之间构成第二空腔,第二活塞和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部之间通过一弹簧连接,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二进油单向阀和第二出油单向阀,第二进油单向阀通过油管和动力装置的第一出油单向阀,第二出油单向阀通过油管和油箱的进油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佩戴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固定架的形状和人体面部轮廓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由软管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中第一壳体的体积小于过滤装置中第二壳体的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无需外接动力,利用自行车车轮转动带动动力装置转动,动力装置产生高频率运动使得油液被频繁地运送到过滤装置中,当弹簧拉力与油箱吸力达到一定值时,压力阀开启,弹簧收缩,空气通过过滤网进入过滤桶,同时充入过滤桶中的油回流到油箱中,循环过程使得雾霾空气被持续的进行过滤,由于过滤桶较大,从而产生与人呼吸大致相匹配的较缓的出气频率,整个过程没有中转介质消耗能量,能量利用率得以提高,过滤效果较强;
2、本实用新型的佩戴装置由软管组成,出气口位于鼻孔下方,骑行者呼吸顺畅,佩戴简洁,没有闷塞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佩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5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