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4964.8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熊家平;张中玉;应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04 | 分类号: | H01P1/04;H01P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波器 线缆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的线缆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滤波器结构中,通常用电缆来作为设备中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器件,通常,电缆的一端连接在谐振器上,另一端连接在外部接口上,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滤波器中的电缆需要被固定,不固定则无法接地,信号不稳定。
现有技术中,固定电缆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焊接谐振器后再通过压铆的方式将电缆固定在线缆通道中实现与腔体固定,即通过电缆与腔体的过盈配合来实现电缆的固定,但是压铆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铝屑,很难清理,且压铆固定的线缆返工拆卸也很不方便,而且还会造成电缆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压铆方式固定滤波器的线缆时造成的清理和返工拆卸不便,且磨损电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包括滤波器壳体以及封闭所述壳体的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滤波器壳体内的谐振腔、设置有信号传输端口的抽头腔以及连通所述谐振腔及所述抽头腔的线缆通道。线缆通道设置有一固定腔室。在固定腔室处的固定有一固定压块,固定压块的底部设有形状与线缆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凹陷。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只要将线缆压在固定压块底部的弧形凹陷部,然后再将固定压块固定在固定腔室处即可方便的实现线缆的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压铆的方式实现线缆的固定所造成的在压铆过程中会产生铝屑,很难清理的问题,而且本技术方案的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拆卸,不会造成电缆的磨损。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信号泄露的滤波器。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固定腔室包含向线缆通道两侧的壳体处凹陷形成的凹陷部,而且固定压块的结构能完全遮蔽所述凹陷部。通过设置这种凹陷部与固定压块的结构,线缆通道中的逸散信号从线缆通道传达到谐振腔的路径就是绕着凹陷部边缘的一个曲线路径,这样的路径不利于信号的传播,因而使得线缆通道中的信息只能通过线缆传输,而不会通过固定压块与固定腔室之间的空隙逸散,避免了信号泄露。
优选的,固定压块包括固定部以及设置于固定部一侧且垂直于固定部的压线部。弧形凹陷设置于压线部底端。同时,固定腔室设有与固定部配合的安装部,固定压块通过固定部与安装部的配合固定在固定腔室上。
进一步的,固定部可以为一平板结构,安装部为与固定部的形状相契合的平板状凹陷。
优选的,压线部为底部截面小于顶部截面的梯形体。通过设置压线部为一倒置的梯形体,可以使得压线部能方便的置于固定腔室中,也可以方便的取出。
优选的,固定压块的顶面低于所述壳体顶面。固定压块的顶面低于壳体顶面可以使得盖板更容易安装在壳体上,即使零件的尺寸有误差,也不会使得盖板无法闭合。
固定压块的顶面与壳体顶面的距离优选为不大于1mm。
优选的,弧形凹陷的深度小于线缆的直径。弧形凹陷的深度小于线缆的直径,可以使得压线部能够压紧线缆。
进一步的,弧形凹陷的深度比线缆的直径小0.3mm。
优选的,线缆通道中还设有一信号防漏腔室,信号防漏腔室包含向线缆通道两侧的壳体处凹陷形成的的凹陷部。信号防漏腔室和固定腔室配合,双重放置信号逸散,结构更能到达避免信号泄露的目的。
在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只要将线缆压在固定压块底部的弧形凹陷部,然后再将固定压块固定在固定腔室处即可方便的实现线缆的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压铆的方式实现腔体的固定,所造成的在压铆过程中会产生铝屑,很难清理的问题,而且本技术方案的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拆卸,不会造成电缆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在未固定盖板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去除线缆和固定压块时的透视图。
图3是固定压块的主视图。
图4是固定压块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线缆固定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A-A向截面图。
图7是图5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4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