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证标识标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4850.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民;沙轶;李伟;周伟良;匡卓琛;刘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公安局 |
主分类号: | G01B3/04 | 分类号: | G01B3/04;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宋波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证 标识 标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尺,具体涉及一种物证标识标尺。
背景技术
物证作为法庭科学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后续诉讼阶段的重要依据,而标尺作为日常使用的场景工具,其在物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标注物证的长度以及物证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等等。
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的物证需要在取证后进行电子信息的归档。传统技术中,标尺在标注物证的信息后,需要后期人员在电脑中手动输入信息,在效率上较为底下,且需要人员核对信息是否有误,操作上也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且简化操作的物证标识标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证标识标尺,其包括:
底层;
粘接层,该粘接层固定设置于底层上;
第一标识层,该第一标识层固定设置于粘接层上,第一标识层上设置有第一标尺部、第一数字编号部和第一二维码部;
第二标识层,第二标识层固定设置于粘接层上,第二标识层与第一标识层水平排布并相可分离连接,第二标识层上设置有第二二维码部和第二数字编号部。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数字编号部设置于相邻的第一二维码部和第二二维码部之间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数字编号部设置于第一标尺部的底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标识层上还设置有第一底色层,第一标尺部、第一数字编号部和第一二维码部设置于第一底色层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底色层为黑色层。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标识层上还设置有第二底色层,第二二维码部和第二数字编号部设置于第二底色层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底色层为白色层。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标识层上设置有第二标尺部,第二标尺部和第一标尺部相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数字编号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物证标识标尺,主要设置了底层、粘接层、第一标识层和第二标识层;其中,第一标识层上设置有第一标尺部、第一数字编号部和第一二维码部,第二标识层与第一标识层水平排布并相可分离连接,第二标识层上设置有第二二维码部和第二数字编号部;通过上述各部件及其所构成的标识结构,使得本标尺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获得功能的拓展,二维码识别部和数字编号部可以使得使用人员可以通过预设置信息的方式取代后续的手工填写,而二维码又是一种现有技术中可以预设置信息的标识,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物证标识标尺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简化操作。
因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物证标识标尺相较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工作量,以往的现场勘查物证提取需要手工填写相关物证信息,通过该项目可实现手机扫描记录,直接上传系统;
2)保证现场的物证提取更加规范化,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3)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现场照录像时使用,由于是唯一性编码,因此仅是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污染,另一份贴在物证包装上,作为唯一性标识代替直接写各项文字说明,并随物证流转直至销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证标识标尺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证标识标尺的第一标识层和第二标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证标识标尺的第一标识层和第二标识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公安局,未经苏州市公安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4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