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4561.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邹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展新吹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02 | 分类号: | B05C11/02;B05D3/02;B05D3/00;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上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
背景技术
上色是生产加工中常见的一道工序,是指在工件表面涂抹或印刷各种颜料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商品的美观使其拥有更好的卖相,而且还具有防锈防刮等保护功能,上色用的颜料多为液体或者粘稠的胶体状,现有的生产中,对于工件的上色仍然多采用与手工上色,手工上色速度慢,效率低,而且由于工人的操作水平不一,上色时候容易发生抖动使色量控制不均匀,上色的质量不能完整保证,而且由于色剂的流动性,上色之后还需要风干烘干一系列操作,其稍有不当会使颜色剥落,残缺,因此提高上色的效率与上色的质量成为本次设计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解决了人工上色会导致的上色效率及质量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包括机壳,机壳上表面的一侧卡接有转盘,转盘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除尘盒,除尘盒顶部的内壁卡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一端套接有除尘刷,机壳上表面的中部卡接有色料盒,色料盒的底部卡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底部套接有上色盘,机壳上表面靠近色料盒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板,蓄电板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的顶部卡接有电热管,烘干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机壳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的顶部穿过机壳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滑轮套接有传送带,传动带的内部设置有防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壳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物料入口,机壳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均为弹性塑料板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色料盒与烘干箱的中部通过机壳安装有刮匀杆,刮匀杆的底部设置有刮板,刮板为长方体塑料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盒的底部套接有吸附网,吸附网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卡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壳正面为透明玻璃状结构,机壳的厚度为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色盘为凸板状吸附海绵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为两节空心圆柱管结构,上色盘的凸起穿过伸缩杆连接色料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底座和防滑槽使装置运转更加的稳定简便,除尘盒对于工件进行有效的清理,减少了劳动力并且加深了上色效果,上色盘与刮板的同步使用使色料涂抹的更加均匀细致,最后烘干箱的电热管让上色后的工件初步烘干,使完成上色的工件在取出安置时不易剥落,而且透明式的工作环境可以进行有效的观测上色效果,整套装置结构合理紧凑,使用稳定方便,提高了上色效率与上色质量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除尘盒,3、色料盒,4、刮匀杆,5、烘干箱,6、电热管,7、蓄电板,8、控制按钮,9、控制面板,10、物料入口,11、支腿,12、传送带,13、底座,14、上色盘,15、伸缩杆,16、刮板,17、防滑槽,18、驱动装置,19、物料出口,20、升降杆,21、卡座,22、吸附网,23、除尘刷,24、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板状工件上色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上表面的一侧卡接有转盘24,转盘24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除尘盒2,除尘盒2顶部的内壁卡接有升降杆20,升降杆20的一端套接有除尘刷23,机壳1上表面的中部卡接有色料盒3,色料盒3的底部卡接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底部套接有上色盘14,机壳1上表面靠近色料盒3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板7,蓄电板7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箱5,烘干箱5的顶部卡接有电热管6,烘干箱5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8,机壳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腿11,支腿11的顶部穿过机壳1连接有底座13,底座1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装置18,驱动装置18的输出轴通过滑轮套接有传送带12,传动带12的内部设置有防滑槽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展新吹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展新吹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4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